研究和創新是推動新加坡經濟的重要部分,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將通過提升新加坡在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等戰略技術領域的能力,來支持經濟轉型的下一個方向。這將解鎖新的增長機會,並為新加坡人創造良好的就業機會。

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等戰略科技領域能為新加坡解鎖新的增長機會,為新加坡人提供優質工作,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將支持提升這些領域的能力,以實現新加坡新一輪的經濟轉型。
強大的人才庫也是研究、創新和企業投資取得良好成果的關鍵推動因素之一。新加坡本地公共和業界研究人員的數量在2020年達到4萬6000人,比2000年的2萬人增加超過一倍。新加坡政府將繼續培養年輕人對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領域的興趣,並為有意從事研究工作的人提供多種途徑,從而建立起堅實的研究人才核心。而作為小國和國際化城市,新加坡必須對國際頂尖人才保持開放態度,新加坡政府也會繼續通過借調公共研究人員給本地企業等方式,加強學術界、公共研究機構和業界研究人才的滲透力。
在半導體方面,公共研究機構和大學通過企業實驗室和聯合項目與業界合作,研究新材料以及設計和製造技術,推動下一代更高效和更強大的晶片。創新將能促進可穿戴設備、通信設備和汽車等廣泛領域的進步,擴大新加坡半導體的生產和工作機會。 另一項推動新加坡經濟轉型的科技是人工智慧,因此新加坡將繼續吸引頂尖的人工智慧人才,以及推動研發創新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為企業和社會創造價值。
為幫助各領域企業通過科學和技術實現轉型,基金會也將擴大本地的高等學府、公共研究機構和業界的交流平台,讓醫療診斷和增材製造等領域的技術提升能更快商業化。企業也能同公共研究人員一起建立企業實驗室來應對行業挑戰,或利用創新中心的技術和業務諮詢成為產品生產商。
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也會繼續吸引企業將新加坡作為全球或亞洲樞紐在此進行科研和創新。本地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已從2020年的19億新元增至2020年的66億新元,許多大型和跨國企業也將研發中心設在新加坡,中小企業也能藉助本地高等學府,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和其他平台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
作為新加坡企業國際化計劃(Singapore Global Enterprises initiative)的一環,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也會為有潛力的企業提供客制化的財務支持,讓他們建立可持續的研發和創新能力。
除了推動經濟增長,在新加坡本地研究、創新與企業生態里蓬勃成長的機構,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也會協助國家應對在公共衛生和資源韌性方面的挑戰。例如,生物醫療科學和傳染病的研發能力就為新加坡迅速應對冠病疫情,新生水和海水淡化技術也讓水供更安全。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將繼續投資,提升應對大流行病、氣候變化和糧食安全等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