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海峽時報)
2)原籍馬來西亞,男,29歲,金融業,已婚。申請公民時候來新加坡4年,獲得PR身份已經3年,申請公民後等待14個月獲批。
3)原籍中國,男,28歲,已婚,妻子中國藉。在NTU讀本科,在NUS讀碩士,來新加坡10年,已經工作3年,月薪4千,申請公民時候為獲得PR2年後,等待5個月一次性通過。

4)原籍中國,女,27歲,未婚。在新加坡本地讀了小學、中學、理工,目前半工半讀上大學,月薪3千。很早就拿到PR,PR身份已有15年,申請公民後等待12個月獲批。(中間有寫信詢問進度)
從這個女孩的例子我們看出其實不需要條件非常好,如果你在新加坡的時間夠長,獲得公民身份也是遲早的事情。
其實,相對於獲得PR身份,公民並不是那麼「吃香」,許多人在來了新加坡很久,確定自己要在這裡落葉生根才會去申請。
例如前段時間一位在新加坡發展多年的馬來西亞女藝人洪乙心,經過22年後,終於入籍新加坡。

(圖源:洪乙心ins)
她很早就在新加坡發展,還參演過大熱電視劇《小娘惹》,在過去這些年裡,雖然早早拿到了PR,但洪乙心在去年才下定決心申請公民, 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她就收到了好消息。
雖然移民局未曾公布過這類申請獲批與否的條件,但外界時常認為,那些在本地接受過教育並工作,有長期留在新加坡發展打算的人,更具備優勢。
不過對於那些公民、PR遲遲未批的人最近也不要太著急,新加坡移民局最近有點忙。

疫情後很多本地人要出國,再加上新公民,移民局做新護照都忙不過來了!從其他部門調派多三倍人手到護照部門「救火」。
護照部門從原本約100人增加到約400人,還輪班24小時趕製護照,實在有點誇張。

(圖源:ICA)
為了不讓拿護照的人等太久,增派人手之後,原本每天做2000本護照,現在每天大概可以做6500本護照。
預計到了今年底新加坡申請護照的等候時間可恢復正常。
接下來幾年,新加坡打算接收多少移民,會不會大放水,取決於總人口目標。
2013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一份《人口白皮書》,對於人口有過設想。
當時新加坡人口僅531萬,但是定下了目標幾乎每年要有10萬人增長,在2020年要達到580至600萬,2030年達到650至690萬人。

(圖源:海峽時報)
在具體的規劃中,總人口增長至650至690萬人,其中公民和PR也要同比增長到360萬-380萬公民,60萬永久居民。
但是隨後,這份報告遭到很多質疑,人們擔心新加坡無法容納這麼多人,於是人口增速就慢下來了。

(圖源:早報)
但現如今,新加坡疫情後經濟表現突出,企業大廠紛紛進入,相應的海外人才也涌了進來。
對於新加坡來說這是一次填補人口,並且是填補「高質量」人口的機會,你覺得PR、公民審批會「大放水」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