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垃圾焚燒設施的一角,圖源:華爾街日報
3)制定嚴格的法律控制垃圾產生
這些年來,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固廢處理的法律法規及質量標準,包括《環境保護和管理法》《環境公共健康(有毒工業廢棄物)管理條例》《環境公共健康(一般廢棄物收集)管理條例》等。

圖源:Sembcorp
這些法律法規對新加坡垃圾的收集及處理作了詳盡的說明與規定,並且具有可執行性,致力於實現垃圾處理的規範化、科學化與可持續發展。

圖源:CNA
除了針對企業外,新加坡也對個人亂扔垃圾的行為採取教育與嚴懲雙管齊下的措施,要是被發現違反新加坡環境公共衛生法令,就將面臨高額的罰款,初犯大約300新幣左右!

扔個菸頭「喜提」300新罰單,圖源:AsiaOne
針對那些屢教不改行為嚴重者,他們還需要穿上「死亡芭比粉背心」在公共場合掃大街撿垃圾,好好體驗一把被人指指點點當場社死的感受。

圖源:東方日報
4)重視垃圾分類宣傳教育
在新加坡,垃圾循環再利用被認為要從娃娃抓起。
除了在學校設置垃圾分類相關課程外,一些學校還將垃圾分類作為新生入學的第一堂課。
垃圾回收企業也會按照政府要求,為所在社區、學校開展環保教育、學生上門回收舊報紙等活動提供經費,從而進一步提高社區和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華僑中學學生積極參與環保活動,圖源:Tzu-Chi Foundation (Singapore)
總而言之,為了讓以後新加坡不會被垃圾「淹沒」,新加坡政府可謂是下了很多功夫了......
但是,具體成效嘛,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近年來,新加坡政府依舊在不斷推出新政策,以延緩垃圾給新加坡帶來的危機。
7月3日,新加坡正式落實「限塑令」。自此,新加坡所有大型超市,都要統一要對塑料袋收費!

圖源:Unscrambled Sg
逼得政府下手處理,其實還是新加坡人垃圾回收習慣在全世界範圍來看也也並不算好。
截至2020年,新加坡垃圾分類和回收率只有13%,且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要知道,中國台灣的全民回收率,是50%左右!
環保這事和你我都息息相關,未來新加坡還能不能這麼美麗,真的要靠在這裡生活的所有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