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出生、上學
3歲開始學華文是什麼體驗?
來自俄羅斯的這位小女孩
或許深有感觸
今天,椰子帶你看看她的故事~
在新加坡出生,3歲開始學華文
那位俄羅斯小女孩現在咋樣了?
對,你沒看錯
這位在課堂上踴躍舉手的小朋友
就正是咱們這次的主角-Alina
來自俄羅斯,但在新加坡出生和長大

這個是Alina正在上華文課的情景
這裡插播一個知識:
新加坡學校是雙語教育
英文和華文都是必修課
華文老師正在布置給孩子們
一項華文口語任務:
【同學間互相用華文口語練習10分鐘】



老師給孩子們制定了任務
是圖書館場景性對話

眾所周知,華文不好學
誰知下一秒,Alina就在試卷上
熟練地用中文寫出了自己的名字

正式上場練習對話時
這個俄羅斯小孩臉上也沒出現拘謹和羞澀
反而是自信站起來
拿著本子來了個「脫稿練習」
不得不佩服

當大家佩服這位俄羅斯小娃
咋這麼聰明機智時
Alina的爸爸道出了原因
這小娃原來3歲就開始學華文啦!
據Alina爸爸介紹
他們全家很早就移民到新加坡
所以Alina也是在新加坡出生

Alina爸爸
因為在新加坡出生
Alina順理成章地入讀了新加坡小學

當講到為啥讓Alina學華文時
Alina爸爸解釋到:
「因為在本地就算是坐電梯
大家都是用兩種語言交流的」
「幾乎都是英文和華文一起講」

Alina爸爸
Alina從小就接觸華文
到了學校也會學習華文
但另一主要的原因
可能還有良好的班級氛圍
在Alina的班級里
你會看到印度人、中國人、俄羅斯人等
不同種族的小朋友聚在一起上課
在新加坡是很常見的~


難怪Alina學起華文來
總是熱情滿滿,興致滿滿

Alina就在這樣的環境里
交到一堆好朋友
即使大家背景、母語不同
因新加坡的雙語教育聯繫在了一起
或用英文、或用華文都可以交流起來

Alina偶爾還會教同學
學學俄語,不過看同學們的疑惑表情
俄語也不好學哈哈哈

看完Alina的故事後 除能了解到新移民在新加坡的生活外
學校的雙語教育也受到了大家的關注 關於新加坡學校的雙語教育 椰子在這簡單介紹下↓
新加坡的雙語教育政策
1965年,新加坡獨立建國。
總理李光耀確定以英語為本,兼修母語的雙語教育政策。
在學校教學上:實行三向分流雙語教學模式!
指的是:把雙語教育運作過程與分流結合在一起的新加坡式的一種雙語教學模式。
即是把英語作為第一語言來教學,用於學習絕大部分課程。
第二語言則是官方規定的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這些母語(除10%最優秀的學生之外),主要是語言教育課程,其目的在於理解民族文化價值,保持傳統。

後來,華文成了新加坡覆蓋面最廣的語言。
兩個原因:
1)新加坡人口組成上,華人約占74% ,比例最多!
其次,馬來人占14%,印度人占9% ,最後是歐亞混血人、歐洲人和阿拉伯人約占3%。
所以,母語是華文的學生也占了大比例!
2)政府對華文的推行
1979年,建國李光耀在新加坡大力推行講普通話行動;
2019年「講華語運動」40周年慶典上,現任總理李顯龍鼓勵大家多講華文;

2023年,副總理黃循財提倡:須為家長提供資源,以便可以讓他們在家營造講華語環境。

圖源:李冠衛
所以,有時候大家來新加坡旅遊
即使不會講英文
操著一口中文也能在新加坡生活
因為本地會講華文的人還是較多的
椰友們,你們覺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