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兩年多來,在跟病毒搏鬥的時時刻刻,與每個人最親密接觸的莫過於口罩了。
8月24日,新加坡政府宣布:這兩年多來,新加坡的口罩令從不戴、部分場所戴、外出全部戴、戶外可不戴、室內可不戴,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化,堪稱新加坡抗疫歷程的縮影。
而昨天!
新加坡正式宣布
脫口罩!

(圖:來源自網絡)
脫口罩的第一天,有什麼感覺呢?
還記得今年早些時候,新加坡剛剛宣布戶外允許摘口罩的場景嗎?衛生部長王乙康還特意去嘚瑟了一把!
視頻連結:
這句話很走心!
我看到了同事的臉!

(圖:來源自網絡)
不過,摘口罩的第一天!新加坡當地的小夥伴似乎已經適應了戴口罩,很多人出行還是選擇戴口罩!

(圖:來源自網絡)
學校
……
星期一是室內可不戴口罩的首日,多數學生維持謹慎,選擇繼續戴口罩,保護自己和他人。無論是在校車上或學府內,戴著口罩的學生仍占較多數。
至於什麼時候才會放心除下口罩,部分學生認為,估計要等到疫情完全消失或病毒不再具風險,他們才會安心摘下口罩。
選擇不戴口罩的學生則認為,現在與同學和教師溝通時,看到彼此的表情,感覺較輕鬆自然。

(圖:來源自網絡)
公共場所更多人選擇戴口罩
……
商場、零售店或是通風的地鐵和巴士轉換站,絕大部分公眾還是選擇戴口罩。根據最新規定,只有在醫療保健設施和乘坐公共運輸時才必須戴上口罩。
在碧山、宏茂橋和裕廊東等通風巴士轉換站和地鐵站的公眾都還是戴著口罩,碧山第8站和來福士城等商場的絕大部分消費者及職員也都戴著。只有少數公眾選擇不戴口罩,他們大部分是青年和外國人。

(圖:來源自網絡)
餐飲店從業者已習慣戴口罩
……
今天起,新加坡取消室內戴口罩的規定後,在無需戴口罩的餐飲場所,除了食物處理人員須繼續戴口罩或防飛沫透明面罩 (spit guard)外,餐館侍應生則可以不必戴口罩。
不過,多數攤販和侍應生仍選擇繼續用口罩遮蓋口鼻,這既能預防冠病,又能保證食品衛生,讓食客安心。
...

「不管政府說可以摘還是不能摘,我都會戴著,因為已經戴了兩年多,雖然會悶熱,但已經習慣了嘛。如果不戴口罩,就好像我:『裸』著。」
...
「食客看見我們戴口罩,也比較安心一些,會覺得食物更安全和衛生。」

(圖:來源自網絡)
衛生部長王乙康星期一在Instagram帳戶發文說,他在登布西一帶約朋友喝咖啡,口袋裡沒有口罩感覺有些不習慣。他還上傳一張自己沒戴口罩的照片,但也說日後在人多的室內場所時還是會繼續戴口罩...
看來摘口罩還得從肌肉記憶里慢慢去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