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新加坡對於環境和空氣的要求是非常高滴!能夠放心的在在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本身就是新加坡吸引外來移民的一大法器!
不過,一項調查發現,許多地下地鐵站月台的空氣懸浮顆粒PM2.5濃度高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水平!
但受訪專家指出,這並不會影響乘客的健康。對此,網友回擊,對!專家反正不坐地鐵,肯定不會影響健康!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環境衛生學院和杜克國大醫學院近期發布研究報告,團隊在2018年展開五個月的抽樣調查,並衡量39個地下地鐵站月台繁忙時段的空氣素質,包括PM2.5、PM10、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水平。
月台平均PM2.5水平為每立方米24.1微克,稍微低於戶外的25.4微克,這比世衛建議的24小時平均15微克來得高。其中,索美塞、烏節和萊佛士坊地鐵站月台的PM2.5水平最高。
世界衛生組織去年出台新準則,將平均24小時PM2.5水平從每立方米25微克減少到15微克。

(圖:來源自網絡)
對此,專家指出,由於乘客通勤時間短,而且地鐵站內職員工作時間相對來說不長,因此都不受影響...
言外之意是,不否認地鐵里的空氣對身體有影響,但因為乘坐時間短,所以就無所謂了?
這位專家稱,如果我們以世界衛生組織空氣數字來看,它是以24小時的平均,當我們從醫學或工業衛生的角度來看,如果會真正造成對身體有害的狀況,我們是說需要一個長期的累積,接觸到這些空氣有害物質,才會導致一些問題。
報告也指出室內出現懸浮顆粒相信是地鐵站外行駛車輛排放的廢氣進入通風系統,並漂浮到月台所致。
專家說,地鐵或捷運在軌道上運行或者是汽車在馬路上行走的時候,肯定會有一個材料表面上和另外材料表面上有些摩擦或者是接觸,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會產生顆粒物。

(圖:來源自網絡)
報告指出,由於地下地鐵站安裝密封屏門,這可能避免更多懸浮顆粒進入月台。海外研究發現其他國家的地下地鐵站月台空氣素質比戶外來得差。
南北線地鐵站的PM2.5水平比環線、東北線和濱海市區線高,這可能同設施年齡有關。團隊建議可針對特定地鐵站改善措施,例如在繁忙時段加強通風或安裝更多過濾器...
好了!
明白了!
地鐵的空氣是戶外差,
能在戶外呆就少往地鐵里擠!
聽專家的,少擠一會,真沒事!
最後,別忘了戴口罩,防護PM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