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新加坡大士港正式開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出席開幕儀式並發表致辭。振華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成雲,黨委常委、副總裁劉啟中受邀出席儀式。

大士自動化碼頭項目是新加坡政府規劃的超級港口建設工程。該碼頭是集港口航運、臨港工業、造船業及其他港口事業為一體的超級港口綜合體,占地約13.37平方公里,擁有26公里深水泊位,處理能力將達到6500萬標準箱,比新加坡港2021年3750萬標準箱的處理能力幾乎翻倍,將成為世界吞吐量最大的全自動化碼頭。
三年來,新加坡港務集團(PSA)與振華重工分批次簽訂了28台雙小車自動化岸橋、78台自動化軌道吊的設備採購合同,在海內外疫情嚴峻的形勢下,克服困難,確保了項目交付進度。
雙小車自動化岸橋
振華重工項目團隊攻克技術創新難題,成功打造出目前世界上參數最大、速度最快的雙小車自動化岸橋。該項目岸橋額定起重量吊具下65噸,前伸距73米,軌距35米,後伸距22米,起升高度55米。運行時,岸橋主小車速度可達270米/分鐘,副小車速度可達130米/分鐘,較常規雙小車岸橋提速10%左右。同時,該項目岸橋集成了6項關鍵技術創新,實現了雙小車自動化岸橋智能化、高效化的升級換代。

該項目岸橋上的安全策略專家系統,在機械硬體、電控系統和控制系統三方面提升了安全等級,使整機安全帶掛鉤裝置全面覆蓋,控制系統方面增加了網絡防黑客系統以及多重防撞保護設計,增強設備的安全性。此外,基於智能體概念的岸橋智能控制系統,可根據作業場景差異,在線自主選擇檢測子系統,並檢測系統之間實現功能校對。當單一系統發生故障時,可主動或被動切換至替代系統,避免岸橋作業中斷,提高設備作業效率。
自動化軌道吊
該項目軌道吊是具備堆場端部交換區自動化作業功能的大型單懸臂自動化軌道吊,也是振華重工專門為匹配大士碼頭新型布局而設計,採用了當前最先進的控制技術和設計方案,實現了軌道吊在堆場端部交換區具備對外集卡的自動化作業能力。此外,振華團隊在關鍵系統中首次大規模採用圖像識別技術和網絡安全技術,在進一步提高設備運行效率的同時,充分保障系統數據安全。

該設備的堆場掃描系統(SPSS)改變了以往單一的定位功能,實現了吊具姿態識別和防集卡吊起功能,節約了硬體投資成本及維護成本。設備還具有拖頭防砸、堆場信息校對等功能,如同堆場中的自動「校對員」,確保設備運行萬無一失。
編輯:陳迪/黨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