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失敗視力剩25% 視障廚師靠輔助工具再展長才

2017年的白內障手術失敗後,蕭朝榮的視力退化至剩下25%。原本在一家大公司任職廚師的他不堪被同事嫌棄,無奈選擇辭職。就在人生陷入低潮時,他找到了一家樂意聘請視障廚師的餐館。如今,他借著輔助工具、堅守崗位,煮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2017年的白內障手術失敗後,蕭朝榮的視力退化至剩下25%。原本在一家大公司任職廚師的他不堪被同事嫌棄,無奈選擇辭職。就在人生陷入低潮時,他找到了一家樂意聘請視障廚師的餐館。如今,他借著輔助工具、堅守崗位,煮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55歲的蕭朝榮接受《8視界新聞網》採訪時表示,五年前手術失敗後他回到工作崗位,因為低視力,所以必須一直請同事們幫忙。「起初他們都很願意幫你,但是到後來他們都嫌麻煩,我也不想麻煩他們,就辭掉了工作」。
兩個多月後,蕭朝榮的眼科醫生介紹他給現任僱主認識,讓他得以延續他最擅長的工作。

坐落於新加坡管理大學經濟學院的Kunyah Café。(圖:鄧沁怡)

蕭朝榮使用會發聲的食物稱重機。(視頻截圖:何婷婷)
目前在Kunyah Café擔任廚師的蕭朝榮形容,所看到的僅是模糊一片,必須靠的非常近,才能勉強看到眼前的事物。為了讓蕭朝榮的工作環境更舒適且安全,Kunyah Café創辦人姚青山購買了輔助工具,包括會發聲的食物稱重機、能調整燈光明亮度的旋轉紐、電爐、較大型的烤箱數碼螢幕以及設定好溫度的油炸機。
蕭朝榮說:「以前我都是用煤氣爐煮菜,因為看得到,如今我們都是用電爐,而且廚房裝的燈會比較多,因為我需要比較亮的地方,太暗我會看不到。」
餐館創辦人選擇往職員的長處看
除了蕭朝榮,Kunyah Café也聘請了一名患有腦性麻痹的職員,其他大部分的職員也都是年長者。姚青山坦言,雖然殘障員工工作會比較慢,但他選擇往他們的長處看,以及用機器幫助他們提高生產力。

Kunyah Café也聘請了一名患有腦性麻痹的職員,其他大部分的職員也都是年長者。(圖:鄧沁怡)
此外,他也通過新加坡國際基金會旗下網站「Our Better World」,宣揚其餐館和職員的廚藝。
「我在想我需不需要跟人家說我的廚師是視障人士,當他們知道是視障人士的時候,可能會擔心食物會不熟,能吃嗎?要不然我不要跟人家提及我的廚師是視障人士,先注重味道,過後才跟他們講。很多人知道他的視力只有20、30%的時候都覺得很奧妙,為什麼他還能煮的出這樣好吃的食物。」

因為視力模糊,蕭朝榮在廚房裡免不了不小心被燙傷或割傷。(圖:鄧沁怡)
廚師的工作免不了接觸到刀子、熱油和電器,一般人認為廚房有太多安全隱患,不適合視障者。手術失敗後,蕭朝榮一開始也以為他再也無法勝任這份工作,因此變得更沮喪。慶幸的是,他不放棄追逐自己的所好,也有僱主願意給與機會,讓他重拾人生。
「一開始我會覺得看不到了怎麼做廚師,很抱怨自己。但後來我想說,我有當廚師的經驗,所以就慢慢站出來面對。我想對其他殘障人士說,給自己一個機會嘗試、找對興趣,最主要是對自己要有信心。因為我們殘障人士有時會有內在的陰影,所以希望僱主會體諒和包容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