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有11人命喪珠峰 山勢再險峻也無阻登山者攻頂

2023年05月25日   •   1710次閱讀

海拔8849米的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法新社)

作者 劉智澎

穆朗瑪峰,海拔8849米。

它是喜馬拉雅山脈之首,也是世界第一高峰。

今年是人類成功登上珠峰的70周年。自從紐西蘭登山家希拉蕊爵士在1953年首次攻頂後,每年4月至5月的登山季就會迎來世界各地的登山者慕名「朝聖」。

不幸的是,平均每年有五人在攀登珠峰的過程中喪命。

今年的登山季才剛過半,就已經有11人罹難。

他們來自美國、中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摩爾多瓦、印度和尼泊爾。

另有一名新加坡人和一名馬來西亞人下落不明。

失蹤的新加坡籍男子是39歲的斯里尼瓦斯,他在4月1日出發前往尼泊爾攀登珠峰,原本預計在6月4日返回新加坡。

不過,他在成功登頂後出現凍瘡和高原腦水腫症狀,下山時與隊友走散,超過24小時沒與妻子聯繫。 (高原腦水腫是一種血管性水腫,會造成方向感混亂,嗜睡和噁心等症狀,是身體無法適應高海拔環境引起的。)

斯里尼瓦斯的親屬已在聯署網站change.org發起請願書,促請有關當局儘快尋找他的下落。

失蹤的新加坡籍登山者是39歲的斯里尼瓦斯。(聯署網站change.org)

另一名失蹤的33歲馬來西亞籍男子是一名聽障人士,他是今年四名馬來西亞登山隊員中唯一攻頂的人,卻在下降到海拔8000米的四號營地後音訊全無。

上山難 下山更難

登山者聞之喪膽的「死亡區」,指的就是海拔8000米以上的區域。

那裡的空氣非常稀薄,含氧量只有平地的三分之一,氣壓也只有海平面的一半,氣溫甚至可能低於攝氏零下35度。

海拔8000米以上的珠峰「死亡區」空氣非常稀薄,含氧量只有平地的三分之一,氣溫甚至可能低於攝氏零下35度。(Nepal Guide Treks & Expeditions)

專家提醒,在這種惡劣氣候下登頂,很容易出現缺氧和體溫過低的情況。

缺氧有可能導致大腦反應遲鈍而產生幻覺。體內的水分減少,加上紅血球增加,也可能造成血流緩鈍,肢體容易凍傷。

國際救援組織負責人坦言: 「當登山者在那個高度失去活動能力,旁人要做任何事幫助他都很難。」

尤其是登頂前的800米,山勢險峻,登山者步步驚心,深怕一失足就會往下墜2公里。即使成功登頂,下山時也可能遇到暴風或雪崩而喪命。

因此,有經驗的登山者常說: 「登上山頂只不過成功了一半,安全下山才算是大功告成。」

登山也會「交通擁堵」

上山的人太多,加上許多登山者經驗不足,也是珠峰屢傳死訊的主要原因。

由於能見度和風力適合登頂的日子只有那麼幾天,一天內可能有數百人同時攻頂,導致「瓶頸處」出現蜿蜒數百米長的人龍。

到了登山「旺季」,一天內可能有數百人同時攻頂,導致登頂前的「瓶頸處」出現蜿蜒數百米長的人龍。(Nimsdai Project Possible)

一些登山者耐著嚴寒氣候,在海拔8000米的「死亡區」等候數小時,因凍傷或體力不支而身亡。

也有登山者為了自拍留念而互相推擠,峰頂平坦的部分估計只有兩張桌球桌那麼大,上面卻擠了15到20人。

一名加拿大登山者拍攝的照片就顯示,排隊的登山者腳下躺著幾具死屍。

「沿路及帳篷內都有屍體,皚皚雪地上裹著鮮艷登山服的屍骨,叫人觸目驚心。」

儘管如此,尼泊爾政府每年仍發放數百張登山許可證,而且一年比一年多。今年有來自65個國家的478人獲得許可證,是歷來最多。

一張許可證的申請費用是1萬1000美元(約1萬4800新元)。有人因此形容:

「登上珠峰的每一步路,都是用錢鋪出來的。」

尼泊爾政府曾被指責把關不力,濫發登山證,山上也沒有政府管轄的「交通警察」疏導人流,才會釀成慘禍。

不過,尼泊爾旅遊局矢口否認,辯稱是天氣惡劣造成太多人集中在數天內攻頂。

有錢就能登頂 沒登山經驗也無所謂?

珠峰曾被登山家譽為世界上最具挑戰性的山峰之一,數十年前只有經驗豐富的登山運動員才有辦法登頂。

珠峰大本營隨處可見登山者的帳篷。(法新社)

不過,現在只要有錢、有體力,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征服這世界第一高峰。

根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道,近九成的登山者缺乏基本的登山技能。

只要支付3萬至12萬美元(約4萬至16萬新元)參加各類登山團,就能跟著尼泊爾籍「雪巴人」(Sherpa)嚮導一起登頂。

一些低成本運營的尼泊爾街邊小店,甚至主動向沒有登山經驗的人提供登頂服務。登山者若不熟練,很有可能拖慢登山進度,對山上的每一個人構成威脅。

為整治攀登亂象以及減少意外傷亡事件,尼泊爾政府官員和登山專家已組成委員會,實施更嚴格的資格審核。

打算攀登珠峰和其他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的登山者,必須完成基本和高海拔的登山訓練,才可獲准登山。

他們也必須出示體檢報告證明身體健康,以及雇用正規的尼泊爾登山嚮導。

林有利曾在1998年率領新加坡首支珠峰團隊登頂,他在過去30年攀登過無數山峰,也曾兩次患上高原肺水腫。

新加坡首支珠峰團隊1998年在珠峰大本營,手持新加坡國旗合影,左二是隊長林有利。(聯合早報)

他接受亞洲新聞台訪問時說: 「有經驗的登山者,對身處的環境會有更好的掌控力,例如我白天還有多少時間登山?當下的體能狀況如何?上山和下山的速度如何?」

攀登珠峰考驗的是登山者的體能、心態和智慧,但登山會否遇到危險,能否成功登頂,卻不完全在登山者的掌控之中。

自1922年有記載以來,命喪珠峰的登山者已超過200人,大部分死者的遺體都被埋在雪地和冰川里。

不過,對尋求刺激的登山者來說,珠峰的吸引力仍無可比擬,就連死亡也似乎沒有太大的威懾力。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3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7182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5814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