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兩三年,曾經困擾新加坡很長一段時間的煙霾問題,似乎看起來緩解了很多。
不過,這只是短暫的和平罷了。據新加坡多家媒體報道,隨著氣溫的升高以及極端氣候的大機率到來,新加坡離被煙霾籠罩的日子,似乎也不遠了......

曾經被煙霾籠罩的金沙,圖源:8視界
不過,作為造成「煙鎖南洋」的「罪魁禍首」,印尼官員卻似乎有著不一樣的看法。
最近,印尼海洋與投資統籌部長盧胡特發表的言論,引來了新加坡網民的「實名嘲諷」。

圖源:美都新聞網
印尼官員:我們已控制煙霾
新加坡人瑟瑟發抖不聽不信
在第九屆生態繁榮周活動上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盧胡特在回答有關跨境煙霾問題的提問時說道:我相信煙霾已經不再是個問題,印尼已經做好應對的準備。
引用數據,他表示自2016年以來,煙霾問題已經減緩許多。更關鍵的是,盧胡特聲稱印尼擁有的充分準備,包括了利用「人工影響天氣技術」,提前給燒芭地區帶來降雨,以便在發生林火時有足夠的水來滅火。

印尼直升機巡邏熱點地區中,圖源:亞視新聞
對於新加坡來說,只能寄希望於盧胡特所言非虛。
畢竟,早在5月30日,新加坡氣象署就發文告說,今年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機率達到七八成。換句話說,今年6月至10月新加坡都會經歷高溫少雨的天氣(降雨量甚至會比平均水平低45%)。
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地球觀測與研究所主任Benjamin Horton教授更是表示,強大的厄爾尼諾現象再加上氣候變化的影響,新加坡氣溫升到40攝氏度也「確實有這個可能性」!

眾所周知,高溫並且乾燥的條件有利於泥炭地和植被火災的發生。
因此,如果大火在新加坡附近燒起來了,盛行的東南風和西南風就很容易將大火產生的煙霾吹向新加坡,再加上印度洋正偶極現象也容易帶來的乾旱天氣......未來幾個月,在新加坡出現跨境煙霾的風險隨之提高。

圖源:星洲日報
對於盧胡特的言論,不少新加坡網民表現得相當不感冒。
一些人表示自己在聽到盧胡特所謂的「印尼擁有操控天氣」的技術時,第一反應是覺得這是陰謀論......

網民紛紛表示,印尼官員說得再好聽沒用,時間會證明一切。

為了應對可能到來的煙霾,也有人說自己已經備好了足夠的N95口罩,表現得信心滿滿。

事實上,早在一周前,新加坡氣象署就已經建議公眾做好準備,例如儲備足夠的N95口罩和空氣凈化器,以應對可能來的威脅了。
在接受《8視界新聞網》採訪時,已經有本地藥房表示口罩銷售增加約兩成,還有電器公司也加大了凈化器的採購工作,及時增加貨源以迎合需求。

圖源:8視界
對於已經開始出現的零星囤貨行為,藥房和相關業者呼籲大家不必這麼做,新加坡目前的存貨相當充足。
也有醫生髮出預警,表示一旦煙霾情況加劇,民眾就應該避免到戶外活動,至少在外出時戴上口罩以減少吸入有害物質。對於那些患有肺病和心臟病的患者,如果出現身體不適他們應該儘早就醫。

圖源:Todayonline
新加坡對印尼政府官員的話並不信任,一方面是其政府公信力在新加坡飽受質疑,另一方面,或許也是新加坡人民,曾經多次深受陰霾其害......
新加坡多次被煙霾籠罩
「這一切全是印尼的責任!」
不少在新加坡生活了多年的人,對於煙霾可以說是談之色變。在幾乎每年最炎熱的旱季期間,新加坡就時不時地會被籠罩在一層煙霧之中。
2013年6月,讓很多人至今仍記憶猶新的印尼森林,因為燒芭引發了大火,煙霧遠渡重洋來到新加坡。

這導致整個新加坡被煙霾覆蓋,從濱海灣金沙的無邊泳池一眼望去,原本清晰可見的市中心建築仿佛成了海市蜃樓一般。

當時,新加坡正處於污染最嚴重收益影響最深的深紅色區域內。印尼放屢次「周邊放火」,讓不少人直呼「與印尼做鄰居真是操心」。


在當時,新加坡的空氣污染標準指數曾陡升至371,甚至超過了1997年創下的最高紀錄!
而口罩在很多便利店都已經脫銷,不少市民只能用手帕捂住嘴。

為了「紀念」這一時刻,新加坡代表性地將「霾」選為2013年度漢字。苦中作樂也不過如此吧。

類似事情,在2015年9月14日的新加坡又發生了一次。
當時,受印尼大火影響新加坡遭煙霾襲城。新加坡國家環境部宣布,當天24小時空氣污染指數為152。
要知道,空氣污染指數位於101至200之間,就已經是「不健康」級別了......

後來煙霾來來去去持續一個多月,新加坡的空氣污染指數最高曾經達到401。
白天的濱海灣,都朦朦朧朧看不清楚,太陽更在濃煙中,勉強成為了一個發著光的小紅點。

那時候的空氣品質可想而知,好多人都出現了咽喉毛病。
沒有以外,煙霾也引起了全國性的恐慌,導致全島一度口罩脫銷!
家家戶戶都開始囤口罩,後來政府也開始給老人小孩派發口罩……

煙霾對新加坡民眾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政府當時還一度因空氣污染嚴重,而歷史性地宣布所有中小學停課一天!

來源:RFI
陰霾的到來,更是沉重打擊了新加坡的旅遊業,好多本來要來新加坡旅遊的人,都緊急取消了行程。其餘波,直到三年後還有人提及。

餐飲業、酒店業以及零售業等與旅遊相關的行業「覆巢之下無完卵」,進而紛紛遭重。
據經濟專家估計,2015年的煙霾季新加坡每天蒙受的經濟損失有可能高達500萬新幣(約合2500萬人民幣)。

煙霾下的新加坡P上哥斯拉也毫無違和感,圖源:mothership
而2019年9月的煙霾,可能是大部分人都還留有印象的一次。
當時,新加坡南部的污染指數一度突破了150點,之後,東西南北全淪陷,紛紛破百。

濱海灣的美景不再,只有一片灰濛濛的天空,昔日的藍天和白雲已然消失不見。

圖源:見水印
霧鎖南洋,新加坡的「護國神獸」魚尾獅,現在猶如濃煙中的「困獸」一樣在濃煙里喘著粗氣。

圖源:見水印
當時,亞洲唯一夜間F1賽事第二天就要在新加坡舉行了。原本璀璨奪目的賽道,入夜後卻不如從前般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