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醫理論,氣是人體最基本的物質;氣虛是指體內的元氣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症狀。
若出現氣虛症狀,可適量吃些補氣的中藥,同樣的,一些中藥會泄氣,不宜多吃。
《新明日報》《活得好》請國醫堂主治醫師鄒雲濱舉例補氣和泄氣的中藥。

枸杞子。(檔案照)
補氣中藥(氣虛者宜長期、適量吃)
大棗(紅棗):每天吃5顆左右,補血又補氣,很適合老年氣虛的女性。氣虛者宜將大棗煨爛才吃。
山藥:補肺氣、脾氣、腎氣。凡氣虛體質或久病氣虛者,宜常吃。
人參:大補元氣。中醫最常用的補氣中藥。氣虛體質者以每天吃一點,時間吃長一點。如果吃後有上火症狀,就減量。
黃芪:民間常用的補氣食品,適合氣虛體質食用。用黃芪泡茶每天喝,很適合中氣不足的老年人。
枸杞子:每天早上起來干嚼一把枸杞子,養肝明目,滋補養腎,延年益壽。
泄氣中藥(氣虛者不宜長期、大量吃)
山楂:行氣散淤。
肉豆蔻:下氣消食。
川芎:活血行氣。
黨參:補中益氣。
莪術:行氣破血。
高良姜:理氣止痛。
薑黃:破血行氣。
記者:莊秀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