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被稱為女版喬布斯的34歲女人,成為商界、文娛界談論的焦點。
她叫伊莉莎白·福爾摩斯,她與自己所創辦的Theranos公司,今年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指控為「大規模欺詐」。

圖片來自forbes
曾經,她是站在雲端的人。
2014年底,她首次出現在「福布斯」400強美國富豪榜上,估計其凈資產為45億美元,基於她在Theranos的50%股權,Theranos估值為90億美元。

19歲從史丹福輟學,原本她想做出粘在胳膊上的小型貼片,用微針取血並能測試幾十項身體指標。由於沒有充足的資金,她開始融資。
結果在獲得第一輪融資600萬美元後,發現做不出來,但她沒有就此停止,而是和團隊做了一個「造假」版本,一台笨重的測血機器,而當所取的血太少時,根本不夠檢測血液,於是,她把所取得的血兌上生理鹽水,變成稀釋的「血水」。後來600萬用完,項目毫無進展。

媒體採訪她的時候,她隱瞞事實一邊鼓吹成功的願景,一邊忽悠新的投資人,又獲得新一輪融資900萬美元。她一共籌集了超過7億美元,但15年間,這項研究從未成功。洞越來越大,直到最後東窗事發。

被她「忽悠」的人,居然有美國政治影響力的名人、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和喬治舒爾茨,前國防部長比爾佩里,前美國參議員,海軍陸戰隊將軍,甲骨文執行長拉里埃里森也是她的投資人之一。
而她開始這個項目的契機,居然與新加坡有關。
當年在史丹福大學入學後,伊莉莎白被任命為「總統學者」的新生精英群體之一,史丹福大學發給獲選學生每人3000美元用於研究項目。
2003年夏天,因為會說中文,她前往新加坡,在新加坡Genome Institute 基因組研究所的實驗室工作。

當時新加坡爆發的大規模SARS病毒,源頭來自三名新加坡婦女在香港度假時感染了SARS 病毒,並將病毒帶回了新加坡。為了控制SARS病毒,新加坡衛生部對接觸過SARS病人的人實施家庭檢疫令。
並在所有移民檢查站、學校、政府辦公室和許多工作場所進行溫度檢查,這起事件共報告238例,死亡33人。

圖片來自Tan Tock Seng Hospital
當時,伊莉莎白認為新加坡對於SARS病毒的檢測手段太落後,而她所在的實驗室正在開發新的系統來檢測血液中的SARS病毒。
以她在史丹福大學的工程和技術背景,她相信「有更好的方法」去做血液測試。

從新加坡回美國後,她將自己關在家裡,閉關 5 天,每天只睡 1、2 個小時,絞盡腦汁結合在史丹福所學知識,寫出一份專利申請——一種可以穿戴在胳膊上、釋放藥物的貼片。從此,開始了她的創業之路。
也就有了後來的神話泡沫。
她的故事已被兩次拿過普利茲獎的王牌記者約翰·卡瑞尤寫成書,名叫《滴血成金》,還是美國亞馬遜 2018 年度最佳圖書。不久的將來,還有可能被拍成電影。
來看看她十五年來劇情的走勢:
2003年創建公司。
2014年9月被提名為全美國最有錢的女人之一。
2015年10月華爾街日報頭條刊登揭發她。
2016年公司逐漸解體。
2017年持續發酵公司裁員近40%並且華爾街日報再次揭發沒有通過有關部門的各項審核。
2018年3月被指控。
(信息參考:遠渡重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