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天天在外面吃飯?這項指數嚴重超標,新加坡又出手了!
經過地鐵站時
突然發現了這個牌子
「你吃的齁咸!!!」
僅僅吃一碗叉燒面、印度煎餅或馬來面
就已經超過了每日建議鹽攝入量!

「你比想像中吃了更多鹽,31%的外食餐點超過了每日建議鹽量,2000mg/天。」
這熟悉的配方
這熟悉的味道
操心的新加坡「大家長」又來捂嘴了
繼「你吃的齁甜」之後
這次是「你吃的齁咸」
捂嘴目的是讓我們都少吃一點鹽

你看看新加坡為了減鹽使了多大勁
花了多少心思~
拍「沙雕」(不是)視頻
滿滿大片既視感
宣傳不要相信你的舌頭
你遠比自己感覺到的吃了更多鹽!
到處貼海報宣傳
地鐵站,巴士站,打開電視機
到處都是
「洗腦式」讓你望鹽生畏
部長親自下場宣傳低鈉鹽
王乙康以身試法告訴大家
低鈉鹽是更健康的選擇
講真,這一系列操作太貼心了
小編身為老母親
感覺自己對熊孩子都沒這麼耐心
「為什麼減鹽」
主要是——大家吃的太咸了!
本地人平均每日攝取3600毫克的鈉
相當於近兩勺的鹽
比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日量
高出近一倍!!!
直接結果是什麼?
本地高血壓發病率過去10年間,直接飆高15%!
中風 心臟病
高血壓,都來了!
那可怎麼辦?
全國減鈉運動,來啦~
新加坡已經展開數年運動
目標是在5年內把
每人每日的鈉攝取量減少15%!
掐指一算,每天少吃1/4勺鹽!
1
3月討論明年財算時就留好錢,三管齊下就為減鹽:
◎ 以低鈉鹽替代普通食鹽
◎ 增加低鈉醬料和調味料種類
◎ 做宣傳,鼓勵吃低鈉食品
2
下超市推出價格更實惠的鉀鹽「K-Salt」。這款低鈉鹽每茶匙含鈉,比起普通食鹽少30%!
3
年輕人根本不做飯咋辦?向外賣下手,保健促進局將提供津貼,幫助小販和餐館應付低鈉鹽的較高成本,也會和外賣供應商合作。
如何減少鹽的攝入?
新加坡還為大家特別做了網站
指導如何減少鹽的攝入
使用鈉計算器
可以計算每天的鈉攝入量
(建議每日攝取2000mg)

網址:
healthhub.sg/programmes/nutrition-hub/tools-and-resources#sodium-calculator-start
在烹飪時使用香料
比如生薑和大蒜等代替鹽
為食物增加風味
還貼心的奉上了低鈉食譜~

選擇「低鹽」標誌的食物
小販中心也有這樣的標籤
可以放心選擇低鹽攤位的食物

外食的時候少蘸醬
吃鴨飯雜菜飯咖喱飯的時候少淋汁
從習慣上減鹽

來源和詳情:
healthhub.sg/programmes/nutrition-hub/eat-less#home
細心的朋友發現了
這個網站還有減糖和禁酒
以及反式脂肪的內容
原來,為了新加坡為了國民健康
已經做了這麼多!
全球1st 禁止高糖飲料廣告
2019年,新加坡成為全球1st禁止大眾傳媒,為高糖飲料打廣告的國家。
前幾天小編去印尼玩,喝當地「原汁原味」可樂的時候都覺得很奇怪!
因為在新加坡快餐店和超市買的可樂,都是less sugar減過糖的。可樂可能不那麼好喝了,但我們早已習慣了這個味道。


▵沒得選,不是少糖就是0糖
當時還上了微博熱搜!引發中國小夥伴熱議!

也難怪新加坡「出手」,糖尿病已經成為新加坡的「健康killer」,本地糖尿病患者的比例在已開發國家中,排名2nd!
9名新加坡人當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
而且,大家攝取糖分的主要來源,就是高糖飲料。平凡無奇一小口,等於乾了一杯糖~

當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雀巢、馬來西亞乳業、F&N食品、Pokka、Yeo Hiap Seng這7家飲料製造商馬上自願承諾(滿滿求生欲),旗下飲料含糖量降至12%甚至更低。

禁止反式脂肪
小編刷抖音,看到了一個視頻——千萬別給孩子吃這些了,有反式脂肪!
裡面講到,人工反式脂肪已經被世衛「拉黑」,在人體里很難代謝,比青春痘還頑固?!你還往家裡買???
可能導致肥胖!記憶力下降!甚至變笨?!

▵來源:抖音
嚇得我趕緊查資料,給娃排雷!
沖泡奶茶、3合一速溶咖啡、泡麵、餅乾、蛋糕,都可能存在反式脂肪......
我是一頓操作猛如虎,翻找資料、筆記記了一本子。去新加坡超市一實際操作發現——
沒!有!
原來,新加坡早就對加工食品(注意是加工!)中反式脂肪的管理,下了重錘!

從2021年6月起,新加坡加工食品中不允許再含有部分氫化油。
所有在新加坡售賣的食品成分,包括脂肪、油和包裝食品,都不得含有部分氫化油(partially hydrogenated oils)。
做的有多絕?
◉ 食品製造商得確保生產過程中沒有使用部分氫化油;
◉ 零售商和進口商也要確保他們銷售的食品中不含這類成分;

有粉絲也說過超市牛奶的列表中也有trans fat啊,那是天然來源,和油炸食品裡面氫化油這種加工來源可不一樣。
全島實行的「禁酒令」
根據新加坡禁酒令,每晚10點30分至次日早上7點,新加坡公共場所禁止飲酒、零售商也不能賣酒。(在自己家喝可以,但要在晚上10點半之前購買,不然就買不到了。)
現在,只是恢復到疫情前可以在餐廳、咖啡廳、酒吧喝酒的規定。
禁酒令規定中,連酒精飲料和酒精產品過了時間沒有許可都不能賣,到了晚上十點半,超市和便利店的酒櫃就被鎖起來了!

▵朗姆酒口味的冰淇淋也不行!!!
幾乎全島「禁菸」
每次去烏節路,看到一小撮人擠在小格子裡,好像在罰站。原來,是「菸民」在抽菸......在烏節路抽個煙,是真遭罪!
2019年烏節路禁菸,想抽菸只能「畫地為牢」,擠在指定的格子裡。

▵Photo: Facebook screengrab- DSA filled with smokers
這陣子,更多公園、休閒場所和沙灘將禁止吸菸,到時所有國家公園局管理的公園和園林將成為禁菸區。
不僅如此,新加坡還在香菸的包裝上用足心思:又嚇人又丑,讓你看了就不想抽。

可以吸菸的年齡也提高到21歲,也就是說,在新加坡18歲都可以結婚了,但不能買煙!
售賣香菸的地方也不能公開展示香菸,要求放在有遮擋的柜子里......

▵Photo: Gabriel Choo/ Yahoo News Singapore
其實,在新加坡當初禁止
高糖飲料打廣告之後
新加坡占了70%的市場份額的
一些飲料品牌公司就紛紛減糖
致使甜味飲料的糖消耗量
以每年約30萬公斤的速度降低!

全島飲料貼標籤這事兒
新加坡也做到了!

你知道你超愛的續命水
到底有多甜(肥)嗎?
都讓HPB(新加坡保健促進局)
給你「寫在臉上了」

特別明顯的跟我說.....A(我不甜,買我)B(我有點甜,考慮買我)C(我甜,少買我)D(我特甜,別買我)

甚至事無巨細到飲料里的
珍珠、冰淇淋等配料也標記清楚!

來源:8視界
真的是為了國民的健康
多麻煩、多難也會落地執行!
那我們需要做什麼呢?
什麼都不用做
等著新加坡各部門安排好就行~
作為「躺平」的小島居民(永久或臨時)
都感懷這樣貼心的政策
忍不住給它一個大大的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