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地區一直是國際政治和經濟中的一個重要舞台,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和美國的戰略調整,該地區的國家發現自己越來越多地處於兩個超級大國的拉鋸戰中。
ISEAS-Yusof IshakInstitute最新的《2024年東南亞勢態報告》揭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在必須選擇站在中國或美國一邊時,東南亞國家的民意現在更傾向於選擇中國,占比50.5%。
這是選擇中國的人數首次超過美國,這一轉變標誌著東南亞國家態度的顯著轉變。

從個別國家來看,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受益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寮國,進一步傾向中國的趨勢最為明顯。選擇中國的馬來西亞和印尼受訪者比率大增約20個百分點,並超過七成,寮國更是「轉換陣營」,從去年傾向美國變成七成人選中國。

《2024年東南亞態勢報告》
《2024年東南亞態勢報告》於4月2日由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東協研究中心ISEAS-Yusof IshakInstitute)發布,標誌著該報告連續第六年向公眾呈現。報告深入探討了東南亞國家對中美兩大國的態度和信任水平,並對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地緣政治議題進行了廣泛的民意調查。
在這份年度報告中,研究人員通過對東南亞各國民眾的觀點進行匯總,揭示了該地區在中美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環境中的立場。報告不僅反映了東南亞國家在選擇戰略夥伴時的傾向性變化,還突出了對兩國在政治、經濟和戰略領域影響力的評估。
此外,報告還對東南亞國家在面對中美兩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時的擔憂和期望進行了分析,為理解該地區的複雜性和多樣性提供了寶貴的視角。通過這些洞察,報告為政策制定者、學者和公眾提供了一個關於東南亞當前態勢和未來趨勢的綜合框架。
中美經濟影響力一降一升 中國仍高一頭
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放寬了其防疫政策,並加強了對外經濟和貿易聯繫,儘管如此,這些措施似乎並未能夠逆轉其在東南亞地區經濟影響力下降的趨勢。

根據最新的報告,中國在東南亞的經濟影響力從去年的降幅後,今年又略有下降,達到了59.5%。然而,即便如此,中國仍然被視為東南亞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大國並遙遙領先,其次是東協和美國。
自2021年拜登政府上任以來,美國在該地區的經濟影響力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趨勢。今年,認為美國在東南亞具有最大經濟影響力的受訪者比例從10.5%增加到了14.3%。
中國超越美國成為最有政治和戰略影響力的國家
在政治和戰略方面,中國的影響力超過美國。認為中國具有最大影響力的受訪者比例從去年的41.5%小幅上升到了43.9%;

與此同時,認為美國在這些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受訪者比例在去年小幅上升至31.9%之後,今年下降至25.8%。這些數據反映了東南亞地區對兩個大國影響力的感知變化,以及該地區在國際政治中的戰略考量。
美國的影響力也受到擔憂,近60%的受訪者擔心美國在該地區的戰略和政治影響力不斷增強,高於2023年的40%以上。這種對美國信心的減弱部分可歸因於中美之間不斷升級的競爭。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Danny Quah教授表示,不應該過度解讀中國領先美國1個百分點,因為結果更具指示性,而不是規範性。
中國被視為最具影響力的事實並不意味著接受這種影響力,美國也是如此。在對大國的信任問題上,對中國的不信任程度在2024年的調查中有所上升。
日本仍是最受信任大國
日本仍然是該地區最受信任的大國,58.9%的受訪者表示對該國有信心,美國以42.2%位居第二,其次是歐盟(41.5%)、中國(24.8%)和印度(24.2%)。

圖源:ST
在不信任中國的人中,45.5%的人認為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可以用來威脅他們國家的利益和主權,超過三分之一的新加坡受訪者也有同樣的看法。
除寮國外,對中國的不信任程度高於所有東協國家的信任程度。特別是來自菲律賓的受訪者,在南中國海與中國發生了一系列衝突,他們的不信任程度最高。

在評估中國與東協關係的未來時,超過一半的受訪者預計未來三年會有所改善。新加坡和緬甸的受訪者對兩國與中國的關係持最中立的立場,希望維持現狀;在那些預計未來與北京關係會有所改善的人中,該地區最擔心的是中國在他們國家日益增長的經濟主導地位和政治影響力。
在緊張局勢升級的情況下,加強東協的韌性和團結仍然是受訪者最受歡迎的選擇,以應對來自美國和中國的壓力。第二受歡迎的選擇是堅持東協的傳統立場,即不站在中國或美國一邊,儘管支持率略有下滑。
新加坡被視為對東協貢獻最大的成員國

在東南亞國協(ASEAN)的發展和進步中,新加坡與印度尼西亞被公認為做出了最大貢獻的成員國。新加坡以獲得66%受訪者支持的高比例,被認為是對聯盟貢獻最顯著的國家,而印度尼西亞也以41.5%的支持率緊隨其後,顯示出其在區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緊接著是泰國29.9%,馬來西亞18.5%。

ISEAS-Yusof IshakInstitute所長兼執行長Choi Shing Kwok表示,結果反映了地區對經濟問題的高度關注,以及不受限制的地緣政治競爭可能在中短期內對地區利益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另一方面,該地區仍然希望大國能夠在互利問題上進行合作,並歡迎該地區其他大國與東協更密切地接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