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的咖啡座和泡泡茶店數不勝數,加上海外品牌紛紛進駐,在本地已建立起強大的顧客群,其中不乏年輕人。
這些飲料儘管新潮,但都含有咖啡因。新保集團保健資訊網站HealthXchange.sg就曾發表一篇文章,探討過去幾年新加坡兒童和青少年的咖啡因攝取量。
文章指出,一些青少年如果面對課業壓力,可能會需要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來提神;含有咖啡因的甜味飲料和碳酸飲料也廣受孩童喜愛。
除了咖啡和茶,市場研究數據發現,可樂飲料和能量飲料近年來在新加坡也越來越受歡迎。
問題是,攝入咖啡因可能會有煩躁、焦慮和失眠等副作用,那喝多少才算是超標?
國際上未有公認咖啡因指導原則
這個課題日前在國會復會時被提出。
擔任全國職工總會自由業者和自僱人士處處長的官委議員徐錦莉提問,咖啡因高攝入量對新加坡人帶來哪些健康風險?

相較一杯咖啡含有80毫克至100毫克的咖啡因,一些能量飲料中每一罐可能會有多達200毫克的咖啡因。(聯合早報)
她說,相較一杯咖啡含有80毫克至100毫克的咖啡因,一些能量飲料中每一罐可能會含有多達200毫克的咖啡因。因此,她詢問衛生部是否會考慮制定措施,限制向年輕人售賣咖啡因含量高的能量飲料。
對此,衛生部長王乙康在書面答覆中說,目前國際上尚未有公認的咖啡因指導原則,例如每日的攝入量標準。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也沒有針對食品中可添加的咖啡因,制定出國際標準。
「這或許反映出證據仍未確鑿,無法根據咖啡因的負面影響判定出統一的攝入量頂限。」
王乙康也說,攝入咖啡因帶來的影響,不論好壞都因人而異,因此新加坡目前沒有對添加入飲料的咖啡因最高含量,實施任何限制。
部長說:
「應適量攝入咖啡因,如果出現副作用,建議個人適當調整攝入量。」

一般健康成年人每日應飲用最多四杯咖啡和五杯茶,相等於約400毫克的咖啡因含量。(海峽時報)
根據保健資訊網的資料,一般健康的成年人每日建議飲用最多四杯咖啡和五杯茶,相等於約400毫克的咖啡因含量。
然而,兒童的咖啡因攝入量應控制在最低程度。青少年每天應控制在約100克咖啡因的攝入量,相當於一杯咖啡或茶。
至於徐錦莉提到的能量飲料,本地售賣的較著名品牌主要是源自美國的Monster Energy和來自奧地利的紅牛(Redbull)。一罐500毫升的Monster Energy含有160毫克的咖啡因,250毫升的紅牛則含有80毫克咖啡因。

新加坡售賣的能量飲料品牌,包括Monster Energy和紅牛。(海峽時報)韓國近半數學生 每周至少一次攝入咖啡因
看來針對咖啡因,新加坡政府的立場及給予公眾的建議是「適可而止」,短期內相信也不會像抗糖或抗鹽那樣,開始出現「抗咖啡因」的健康指南。
不過,年輕人會否攝入過多的咖啡因,近來在韓國和美國等地引發熱議。
2022年,韓國疾病管理廳一項針對6萬名初中和高中學生的調查發現,22.3%的受訪者聲稱每周會飲用超過三次高咖啡因含量的飲料,26%則每周喝一到兩次。
在韓國,高咖啡因含量指的是每100毫克飲料中有超過15毫克的咖啡因。當地食物及藥品安全局也建議兒童和青少年,每公斤體重所攝入咖啡因不應超過2.5毫克。

調查發現,22.3%的韓國初中和高中生說,他們每周會飲用超過三次高咖啡因含量的飲料。(網際網路)
韓媒引述專家說,韓國學生經常會喝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如能量飲料或咖啡等,是為了在「開夜車」時獲得短暫的能量補給,以助於專注溫書。
專家也觀察到,韓國學校和私人教育學府附近設有多家廉價咖啡連鎖店,也讓學生更容易買到含咖啡因的飲料。
為了扭轉這個趨勢,韓國自2014年起就禁止在學校售賣咖啡等高咖啡因含量的食品。
另外,學校附近有售賣咖啡因含量高的飲料的約700家便利商店,貨品都會貼上有關咖啡因副作用的標籤作為提醒,防止兒童購買咖啡因產品,同時提高他們在這方面的意識。
儘管如此,有關當局說,要規範學校或私立教育機構附近的咖啡座向青少年售賣咖啡,這麼做並不存在法律依據。
美國新品咖啡因含量過高 家長:應視它如酒精香菸
另一邊廂,美國去年一款新上架的能量飲料,當中的咖啡因含量引起高度關注。

新款能量飲料因咖啡因含量過高,在美國引發關注。(網際網路)
這款名為「Prime Energy」的飲料,一罐350毫升就含有200毫克的咖啡因,如果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國家,早已超過當局設下的標準。
由於過去幾年能量飲料的咖啡因含量持續上升,一些國家已禁止售賣這類飲品,或要求消費者在購買前出示年齡證明,但美國和英國並沒有禁售高咖啡因能量飲料。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家長和兒科醫生就籲請當局,將新款高咖啡因能量飲料視為酒精或香菸來管制,禁止未成年消費者購買。因為一罐飲品的咖啡因相等於六罐可樂。
去年8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回應說,正在調查這款能量飲料的咖啡因含量,以及它針對孩童的營銷策略。
Prime Energy的兩名創辦人也是美國網紅。他們受訪時堅稱沒有向孩童群體推銷飲料,並補充說商家應自行監管向年輕人銷售這款飲料。
除了美國,新加坡媒體去年也曾報道,這款能量飲料在本地中小學生間相當盛行,讓人一度關注它對學生健康的影響。
咖啡因飲料,老了反而應該多喝?

(海峽時報)
有趣的是,本地一項研究發現,成年人飲用咖啡、茶,或攝入較多咖啡因,對晚年的身體機能有益處。
由國大楊潞齡醫學院展開的調查揭露,若中年時期飲用咖啡、紅茶或綠茶,能明顯降低晚年身體虛弱的情況。
調查顯示,與完全不喝咖啡的參與者相比,每天喝四杯或更多咖啡的參與者,晚年身體虛弱的機率較低,身體機能也更好。喝茶與不喝茶的參與者也出現類似結果。
更有研究指出,咖啡因能幫助肌肉增長,咖啡和茶含有豐富的生物活性多酚,能降低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風險。
實在「傻傻搞不清」該喝還是不該喝時,不妨遵循「最低原則」:想喝的話一天只喝一杯,不想喝就別喝。如此一來,應該就能適可而止控制咖啡因的攝入量,不至於超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