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最大銀行部分業務將被暫緩。新加坡金融監管局11月1日發布公告稱,暫緩星展銀行非必要信息技術(IT)系統變更六個月,以確保其恢複數字銀行服務系統韌性。

公告還明確,在此期間,星展銀行不得收購新的企業,也不得縮小其在新加坡各分行和自動取款機(ATM)網絡的規模。新加坡金管局因星展的銀行服務今年多次出現長時間中斷而做出這一決定。
「該措施主要暫停非必要的技術更新和新機構的收購業務,目前所有現有業務和客戶並沒有受影響。」星展銀行中國有關人士最新對記者回應表示。與此同時,星展銀行已制定了全面的路線圖來提高其技術韌性,包括短期和長期措施以加強技術治理、人員/領導力、系統和流程。提升工作已經在進行中。
星展銀行非必要IT系統變更被暫緩
根據公告,新加坡金融監管局已對星展銀行有限公司的非必要IT系統變更實施為期6個月的暫緩,以確保星展銀行始終高度重視恢復其數字銀行服務韌性。
今年4月,新加坡金管局指示星展銀行聘請獨立第三方,對其數字銀行服務的支持人員、業務流程和相關技術的有效性以及充足性進行全面審查。經過審查,金管局發現星展銀行在信息技術系統韌性、事故管理能力、變化管理能力以及技術風險治理與監督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經過獨立審查,星展銀行制定了技術恢復的路線圖,以解決其缺陷,提高銀行系統韌性,更好地應對未來數字銀行業務的需求。該路線圖正在分階段實施中,其中事關其銀行IT系統架構設計的變更,需星展銀行在更長時間內完成。
星展銀行需要24個月的時間來實施修復計劃中的架構性改革,以提高其數字銀行服務的韌性。在此期間,其仍有可能發生數字銀行服務的中斷。在該情況下,新加坡金管局希望星展銀行能迅速恢復服務,並以清晰明確的方式與客戶及時溝通。
新加坡金管局已對星展銀行根據路線圖所制定的修復計劃進行審查,並認可其該修復計劃所涵蓋的範圍以及為提高系統韌性所採取的計劃舉措。在新加坡金管局期望下,星展銀行將追究其高管層對其疏忽的責任,星展銀行董事會也將加強治理手段,以監督路線圖的實施。
新加坡金管局金融監管部副董事總經理Ho Hern Shin女士表示:「星展銀行必須立即採取措施,確保其服務的可靠性,並且為加強其運營恢復能力,而進行長期的投資。我們對星展銀行非必要信息技術系統的變更實施了為期六個月的暫緩,讓星展有採取必要行動以維護客戶信任的空間。」
星展中國回應:對現有業務和客戶沒有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業務暫緩主要涉及的是信息技術系統的變更,與銀行安全、監管合規以及風險管理相關的變更不在此範圍中。
這是為了確保星展投入必要的資源和精力,強化其技術風險管理系統和相關控制。在此六個月內,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將不會批準星展銀行任何新的企業收購。
新加坡金管局還要求,星展銀行不得縮小其新加坡各分行和ATM網絡的規模。這是為確保星展銀行在努力提升其數字服務渠道的運營韌性過程時,如客戶遭遇進一步的網上銀行服務中斷,可以為客戶提供充足的替代渠道。在新加坡金管局對星展銀行補救計劃所取得的進展表示滿意前,該指示將一直有效。
「該暫緩不會影響客戶繼續使用我們當前的產品以及現有的服務。」星展銀行中國有關人士表示,當路線圖完全實施後,客戶可以體驗到服務使用和服務韌性方面的改進。
據悉,新加坡金管局將在6個月後審查星展銀行信息技術系統韌性恢復工作的進展。金管局屆時可能將延長有關措施期限、更改目前施加的額外資本要求或採取進一步行動。在此期間,新加坡金管局將保留星展銀行在2023年3月和5月事件後所實施的營運風險加權資本1.8倍的乘數。
公開資料顯示,星展銀行總部位於新加坡,原名新加坡發展銀行,是新加坡最大的商業銀行。銀行成立於1968年,原為新加坡政府成立的一家發展融資機構。其在20世紀90年代末加速海外擴張,先後收購了泰國、菲律賓、印尼、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的商業銀行,並在2003年更名為星展銀行。
自1993年在北京設立駐華辦事處算起,星展銀行進軍中國市場已有30年。2021年10月1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星展銀行可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2023年9月22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新增包括星展銀行在內的9家金融機構作為債券通「南向通」做市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