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聽說某某學生為了學習目標、為了未來的理想和發展,多麼刻苦努力。卻殊不知,在這背後有多少父母也在咬緊牙關奮鬥,為孩子做堅強的後盾。
新加坡這位年輕的母親,她鼓舞人心的旅程故事或許將永遠改變你對生活的看法。
她將於2019年畢業新加坡理工學院(Singapore Polytechnic),獲得工商管理文憑。
海灘帳篷住著一家四口
2009年,當她忙於第三次婚姻時,她決定辭掉全職工作,專注於自己的婚姻。
在沒有房子的情況下,她和丈夫帶著兩個兒子,在Sembawang海灘的一個帳篷里生活。

後來他們被迫搬到西海岸公園。她向孩子們解釋說,他們「正在海灘上度假」。
他們就這樣又過了三個月,直到一次機遇永遠地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一個改變人生的相遇
除夕夜,一家獨立新聞網站的編輯被網民們稱為「網絡公民」,他們知道她的情況後,為她寫了一封3頁紙的求職信。
她以「多家中介機構打來的電話」開始了新的一年——就在第二天,他們為她提出了一項「臨時住房安排」,這對她來說是莫大的幫助。
無家可歸三個月後,他們終於有了一個棲身之所,有了一個屬於她自己的合適的生活空間。
離婚後只剩下5.35新元
雖然他們與其他家庭合住,但與住在海灘上相比,這是一個顯著的進步。
她的小女兒不久就出生了,但是她的大孩子們卻很難適應集體生活。
她和前夫的婚姻也很短暫,最終這對夫婦決定離婚。
作為一個單身母親,她回憶起自己幾近絕望的處境,仍然無法忘懷那時的窘迫:
「我記得有一天,我去提款機取錢給我的寶寶買奶粉,結果發現只剩下5.35美元。我取不出錢來,也沒帶奶粉回來。」
但她沒有被環境所嚇倒,決心自力更生,為孩子們爭取一個穩定的家。

維持生存的小生意,晚上努力學習
這位年輕的母親開始在網上做小飾品生意,在市場兜售她的商品。但她的收入只勉強夠維持生活。
一位曾經幫助過她的編輯把她介紹給一位科技企業家,後者聘請她做助理。他贊助了一個為期3天的「精益創業課程」,在那裡,她發現了自己對創業的熱情。
每天晚上,當她讓孩子們入睡後,她都會在Coursera上學習免費編程和設計課程。
親密的家庭
作為一個樂觀主義者,這位年輕的母親把她和孩子們的親密關係歸功於他們一起度過的無家可歸的夜晚。
以前,她是個工作狂。
但在她失業後,和孩子們住在狹小的空間裡,反而增進了家人之間彼此的感情。
她說:
「我每時每刻都和孩子們在一起——送他們上學,幫他們做作業,吃飯,和他們談心。」
她對創辦一家以家庭為基礎的企業也很感興趣,這樣她就可以優先安排與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
她強調:「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沒有得到太多的愛和關心。我希望我能夠給他們帶來不一樣的童年。」

一個即將畢業的女老闆
她現在在哪裡?
這位勤奮的母親將在2019年於新加坡理工學院(Singapore Polytechnic)拿到工商管理學位。
她成立5年的科技初創企業也在從每月僅掙200新元開始迅速增長。
她還找到了她的另一半,現在的生活讓她很開心。
幫助無家可歸的家庭
她現在在無家可歸的社區里為那些沒有發言權的人奔走呼號。
對於身在新加坡與她處境相似的家庭,她希望用自己的故事激勵他們:跳出思維定勢,堅持自己的價值觀,和那些幫助你成長的人在一起。
最重要的是,她鼓勵他們提前計劃,而不是只考慮「此時此地」。
You go girl!
這個鼓舞人心的母親的人生故事將成為那些發現自己處於同樣困境的人希望的燈塔。
她活生生地證明,無論生活變得多麼艱難,任何人都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和決心扭轉生活。
You go girl!

這位堅強的母親在網上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故事,這篇帖子迅速獲得了極火熱的轉發量。

「我生第一個孩子時,那時我在零售業工作。2009年,當我懷上第三個孩子的時候,我辭掉了全職工作,專注於我的婚姻。但最終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窘迫,我和我的前夫,以及兩個兒子,睡在Sembawang海灘的一個帳篷里。執照過期後,我們搬到了西海岸公園。為了不讓孩子們擔心,我告訴他們,我們正在海灘上度假。
在新年前夕,我遇到了一家獨立新聞網站的幾位編輯。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是他們問了我很多關於我的情況的問題。第二天,我接到多家中介機構打來的電話。」

「我們最終搬進了一所房子,我在那裡生下了我的女兒。孩子們很難適應,因為我們不得不和其他家庭一起生活。我向他們保證,這只是暫時的,我們必須學會管理一個小房子,然後才能管理一個更大的房子。
後來我和丈夫決定離婚,我必須自己養活孩子。我記得有一天,我去提款機取錢給我的寶寶買奶粉,結果發現只剩下5.35美元。我取不出錢來,也沒帶奶粉回來。
就在那時,我下定決心,我必須給自己找一個穩定的家。
之後不久我開始了我的第一個飾品生意。我在網上市場賣我的產品。但是,我掙的錢勉強夠我們維持生活。
幫助我寫這封公開信的一位編輯把我介紹給了一位科技企業家,他聘請我做他的助理,並贊助我參加了為期三天的精益創業課程。我發現我對創業很感興趣。」

「我沒有編程或設計方面的背景,所以我在晚上讓孩子們上床睡覺後,從Coursera上的免費在線課程中學到了這些技能。
說實話,我和我的孩子們更親近了,因為我們一起度過了無家可歸的日子。在那之前,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但是自從我失業後,我們開始住在這些狹小的空間裡,我每時每刻都和我的孩子們在一起——送他們上學,幫他們做作業,吃飯,和他們談心。我決定開始自己的家庭為基礎的業務。
這樣我就可以繼續花更多的時間和他們在一起。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沒有得到太多的愛和關心。我希望我能夠給他們帶來不一樣的童年。
我目前正在新加坡理工學院攻讀工商管理專業的文憑,於2019年畢業。
我也在管理自己的科技初創企業!我經營這家公司已經快5年了,直到今年年初我才看到生意開始好轉。你能想像嗎,我頭幾年一個月只掙200新元。我多年來一直在做的副業——小飾品生意,這幫助我們實現了收支平衡。」

「我回饋社區的一種方式是與無家可歸的家庭成為朋友,將他們與各種資源聯繫起來,並為他們宣傳。我意識到他們中的許多人無法表達自己的掙扎,所以他們需要一個『中間人』。
在我住的小區里,我積極參加每月的活動,和孩子們一起分發食物。我也願意傾聽任何鄰居的心聲,向他們提供建議,告訴那些正在為自己的處境而掙扎的家庭:
『跳出思維定勢尋找解決方案,堅持自己的價值觀,讓身邊的人幫助你成長。從長遠考慮,而不是只考慮此時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