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新加坡隔離治療有何不同? 一名獅城治癒者的獨白

2020年02月20日   •   1萬次閱讀

國家傳染病中心。(法新社)

作者 侯佩瑜

止(1月18日),與神召會恩典堂(Grace Assembly of God)有關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簡稱冠病19)確診病患共有21名,是我國目前最大的感染群,病患均為本地公民,近期都不曾去過中國,目前仍不清楚感染源頭。

不過前天(1月17日),傳來了一則關於神召會恩典堂感染群的好消息。該教會首名確診病患出院了,前後只住院了六天就痊癒,給了還在醫院奮鬥的病患注入希望。 這名34歲男子就是本地第48名確診病患。他是神召會恩典堂的職員,昨天下午在教會網站Salt&Light上分享自己從確診到出院,住院六天的心路歷程:抗病之餘,要擔心自己的家人被感染,還要面對公眾和認識的人的譴責。 根據衛生部早前發出的文告,他入院前曾到位於東陵和武吉巴督的神召會恩典堂工作,家住武吉巴督25街,也曾到獅城大廈(Plaza Singapura )、星悅匯( Star Vista)和啟匯城(Fusionopolis)。 在2月1日出現症狀後,他九天內五次(2月2日、4日、7日、9日、10日)分別到四家診所求醫,都沒被診斷出患冠病19,只有在最後一次(10日)到醫療中心照X光,才被直接送入國家傳染病中心,隔天被確診。

他描述當天接獲衛生部通知他對病毒檢測呈陽性時的反應: 「我一時說不出話來。沒有人想到自己會感染上病毒」。 衛生部給了他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來準備,就得被救護車送到傳染病中心隔離。 「我告訴我的妻子,在醫護人員把我帶走前,收拾好我的必需品和來一個告別。期間我也避免觸碰家人,因為我最不想發生的事情就是傳染給我愛的人。這是一次匆忙的告別。」 他形容當坐在救護車上時,他感到不安和不確定將會發生什麼事情。抵達傳染病中心不久後,他被隔離在一個相當大的隔離室里。 為了防止病毒傳播,病房中有兩道玻璃門,牆上有遞送食物和藥物的窗口,所有醫生和護士接觸病人前都會戴上防護裝備。護士在他身上安裝了追蹤器,並通過病床旁的電話與他溝通。 「不誇張地說,我覺得自己像麻風病患和囚犯。」

國家傳染病中心護士的穿著。(海峽時報)

他說:「住院的第一天,沒有檢測、沒有進行治療、也不需要服用藥物。我獨自坐著,手機響個不停,我需要向我的家人、我的領導、我的團隊彙報最新的情況,在我的腦海中,我也不斷回想過去幾周接觸過的人。」 「那一刻,內疚感浮現了,我擔心(病毒)對家人和自己帶來的可能影響,也覺得內疚。」 他也透露,當他的確診消息被主流媒體報道後,那是一段艱難的日子。有些關於我的報道是不準確的,而且對此事也毫無幫助。 「我遭到了來自公眾,甚至是認識我的人的強烈譴責和嚴厲批評。」 他並沒有透露哪些報道是不正確的。 紅螞蟻爬了一下關於他的新聞留言,的確看到了一些不是很友好的評論。

所幸的是,他的團隊和領導非常理解他的情況,在他留醫隔離期間不斷地鼓勵他。 心情隨著一輪又一輪的病毒檢測結果起伏跌宕 他的第一次病毒檢測結果為陰性。家人和朋友都為他感到高興,也對第二天的測試結果充滿希望。但這種快樂是短暫的,他的第二次檢測結果為陽性。 他說: 「那個消息對我打擊很大。我不明白:那些是我的檢測結果嗎?醫護人員是不是搞錯了?怎麼會這樣呢?他們能再給我檢測一次嗎?」 「生理上,我感覺很好。醫生說我沒有症狀……但在心理、情緒和信仰方面,當時是充滿挑戰的時候。」 他的第三次檢測結果稱「不明確」。這意味著檢測不算數,他不得不重頭再來,重新開始檢測過程,就連醫生和護士都非常同情他的處境。 倒數出院的心情猶如過山車一樣起伏跌宕,他靠著妻子的支持、醫療人員的鼓勵與信仰,度過重重考驗。 「是的,那是我和我的家庭,以及教會的艱難時期。是的,整個事件充滿了不確定性,任何人都很有可能很容易地對所發生的事情,採取譴責別人的做法。」 當他獨自在傳染病中心被隔離,而他的家人同時也被隔離時,他也收到了社區里源源不斷的鼓勵和愛。雖然教會關閉了兩個星期,但這並沒有妨礙信徒們進行網上會議,繼續為那些受影響的人祈禱,教友也為那些在進行隔離的家庭送食物等。

盛港綜合醫院護士「全副武裝」地照料病人。(衛生部面簿)

他也分享了一個住院期間的溫馨感人小故事。 他說: 「我和其中一名護士談話聊天,我告訴他,我想回家和我的家人在一起,而不是待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他說對他來說也是一樣的。他有一個和我兒子差不多大的孩子,他妻子也懷孕了。」 「這些醫護人員晝夜不停地工作,他們的假期被凍結,一些與家人分開。他們的付出不應被遺忘,我們不應該低估他們的付出,更不應該像避瘟疫一樣躲避他們。」 他接下來的兩次檢測結果都呈陰性,當醫生在沒有穿戴任何防護裝備下走進病房祝賀他已經痊癒了,他對自己無須隔離喜出望外。 他說: 「我的身體已經戰勝了病毒,我是一個倖存者!我搭上德士,回家與家人重聚」。

第15例病患張女士出院時的合照。這位男子出院時應該也是這麼喜悅的和護士拍照吧。(新明日報)

目前新加坡已有29人治癒,占總確診案件(81)約36%,而危殆病患從最高八人降至目前的四人,這些都是令人鼓舞的數據,我們要抱有希望。

Salt&Light網站:http://saltandlight.sg/news/i-am-case-48-of-covid-19-yesterday-i-was-discharged/

衛生部文告:https://www.moh.gov.sg/news-highlights/details/six-more-cases-discharged-three-new-cases-of-covid-19-infection-confirmed

更多好讀

神召會感染群擴大至21人 新加坡冠病確診病例累計81起

"閱讀原文"不翻牆就能大咬特咬

日行一善 點個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8379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
震驚!這個沒有資源的"小紅點"憑什麼成功?副總理王瑞傑首次公開6大治國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閱讀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調漲訂閱費!新加坡人每月要在這7個流媒體平台花多少錢?🔎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