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減低烏節路一帶淹水隱患而建的史丹福地下儲水池和分水渠,今天正式投入運作。(嚴宣融攝)
為減低烏節路一帶淹水隱患而建的史丹福地下儲水池和分水渠,今天正式投入運作,屆時,這兩個總耗資達2億2700萬元的新設施,將可為史丹福水道減輕約30%的排水負荷量。
史丹福分水渠全長約2公里,作用是引流史丹福集水區三分之一的降雨量,使上游暴雨時,雨水不再流入史丹福水道,而是被引流至史丹福分水渠,繞過烏節路直接排入新加坡河,從而有效舒緩史丹福水道原本面對的載水負擔。
占地0.5公頃的史丹福地下儲水池則建於新加坡植物園位於泰瑟道(Tyersall Avenue)的旅遊巴士停車場和國家胡姬苗圃地底28米(相等地底十層樓)之下。
這個儲水池可在史丹福集水區上游一帶下暴雨時,暫時儲存從荷蘭路一帶收集到的雨水。待雨水減退後,儲水池中的四個水泵只需四小時,便可通過一個18米長的管道將雨水全部引回荷蘭路溝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