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凌晨,中國女生李某在新加坡公寓墜樓,此案件在網際網路引起廣泛注意。
其父親趕來新加坡後,不足24小時就火化遺體並回老家安葬。然而,這件事並未到此結束。

圖源網絡
雖然警方初步調查排除他殺,但是「死者與男友不和」、「死者遺體攥著大額現金」、「死者有抑鬱症」、「死者疑似被父親家暴」等消息逐漸傳出,案件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了....
中國女生墜樓動機成謎
逝者已矣,但一個正值人生最好年紀的女生為何突然墜樓?
事發後,自稱是李某的朋友透露女生墜亡前的生活狀況:
①李某似乎有抑鬱症,還有進食障礙症
②李某疑似曾多次被父親打罵家暴
③李某有個交往11個月的男友萬某,近期似乎在吵架

圖源:網絡
現在關於女生墜亡,說法最多的就是可能存在某個向女孩施壓的懷疑對象,也是這個人致女孩輕生墜樓。
這個對象,據目前網絡上的猜測,可能是女孩的父親,也有人說是其男友。
而她的男友,父親也各執一詞,並且截止咱發稿前,此事還未有定論。咱們先來看最新進展。
女生父親二度入境新加坡「尋求真相」
墜亡女生的父親(下稱李父)前日(5月30日)再度入境新加坡,此次前來他為三件事。
1)向新加坡當局協助:李父認為李某不是自殺,此次來新加坡是為了希望獲得新加坡當局協助,查出女兒真正死因。
2)否認家暴和抑鬱症傳言:對於網傳自己家暴女兒的說法,他直接否認,並表示:確實打過女兒,但屬於正常範圍內的教育,並非「家暴」。她還指女兒沒有抑鬱症,並未在新加坡就醫。
3)透露此案三大疑點:李父認為此案存疑,並透露以下幾個疑點↓
①女兒死時手握現金;②萬某在案發後假冒身份登錄帳號;③萬某持有兒女財物未歸還。

李父認領女兒骨灰 圖源網絡
隨著李父的發聲,萬某的嫌疑變大。
就在周五,跟女生交往了11個月的男友萬某,通過本地媒體發聲,對李父提出的三疑點做出解釋。

圖源:8視界
女生的男友發聲澄清8點,反駁李父3大說法
1)女友墜亡時,手裡並沒有現金:萬某指從警察處的現場照來看,女友當時手裡拿的是抹茶味的糖果,警察也沒有說女友手裡拿著錢,不知道為何李父說是現金。
2)自己並未假冒身份:自己確實有女友平板電腦登錄微信聯繫李父,但是在第一時間就自報姓名,直到上交設備給警方都未收到對方回復。

網傳截圖
3)女友的財物均已上交:直到25日女友在自家的所有物品交給警方,包括護照、平板電腦、手袋等,自己未私藏任何李某的物品;

新加坡警方收到李某等物品後出具的回執單
圖源:紅星新聞
關於傳言情侶關係不和等傳言,王某也做了以下回應:
4)否認關係不和:近期與女友沒有鬧彆扭,案發當晚一切正常;
5)否認曾說過「李某獨自在小區高處坐了幾小時後再選擇跳下」,他指出從警方那裡得知女友上電梯的時間;

圖源:8視界
6)女友確實患進食障礙,但是有好轉 :他指女友165cm的升高體重只有70斤,但是跟自己戀愛後有所緩解,每個月的體檢都有顯示體重上漲。
7)不確定女友是否抑鬱:他指並未聽女友提及患有抑鬱的事,但感覺她有抑鬱傾向,但無法判斷她是否有抑鬱症;
8)女友的確多次表達懼怕李父:他指女友曾多次發來傷勢照片,曾哭訴害怕6月1日畢業後回國面對李父,他還指李父的教育方式過火。

圖源網絡
父親跟男友各執一詞,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
根據李某的朋友所揭露的細節,這兩年,女生每次放假從新加坡回家,就被家暴,並且據其聊天截圖,是一年比一年嚴重: 包括抓住頭部往椅子上砸、拿拖鞋打頭部、用木棍抽打手部、用玻璃瓶把腦袋砸出血,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勢。

圖源:網絡
4月30日,還有朋友收到李某的消息,說一想到要回家就想從樓上跳下去。
如果女孩沒有墜樓,那麼她下一次假期,將會是在案發當日的10日後。
但是另一邊,女孩墜亡前,又疑似跟萬某吵架,還「哭的很大聲」。

圖源:網絡
而現在,女生父親認為女兒不太可能輕生。
二次返回新加坡,就是想知道女兒到底為什麼墜樓。
如今這件事已經過去1周了,情況未見明朗,反而越加可疑,網友們也是一頭霧水,都在分析這件事的細節。
網友們推理「女學生跳樓」事件,此事撲朔迷離,等警方結果:
有人認為,父親自以為的正常教育就是家暴,女孩很可能是抑鬱症。

還有人指出,網絡自稱是聊天記錄有問題,不僅沒有回應還都是半年前的,而李某這期間與男友交往.....

也有人認為,男友的回應是在轉移話題。

最後還是一位網友說的好,等警方調查結果吧....

最後,也有人為逝者(李某)感到惋惜。
她樣貌姣好,年僅19歲。
來自寧波,她的母親在多年前因病去世,由父親(李父)獨自撫養,8年前獨自來新加坡求學。
據了解,這名女生近期才向多所世界名校遞交了申請,在本月底就要即將結束本地學業。
看起來好像要奔赴新的更廣闊的光明人生,任誰也沒料到一條鮮活的生命會就這樣在她19歲的夏天,戛然而止。

事發現場 圖源網絡
李某去世後,她所就讀的國際學校也發文,向她的家人致以哀悼和祈禱。 她的朋友和同學,也為其做了紀念冊。

更多的案件細節,還需要等調查。
對於網絡的各種說法,咱也不偏聽偏信,只等確定的結果。在此前,各種猜測都只是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