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心臟基金會配合世界心臟日而舉辦的活動現場,許多年長者免費測量了身高、體重和血壓指標。(李冠衛攝)
為應對高血壓患病率升高問題,新加坡心臟基金會將在全島各個社區設立血壓站,鼓勵民眾自行檢查,密切關注血壓和心臟健康情況。
新加坡心臟基金會配合全國心臟周和世界心臟日,星期六(9月30日)在大巴窯舉辦一年一度的心臟健康普及活動。為了提高人們對心血管疾病的認知,今年的活動重點是呼籲人們重視血壓管理以及減少飲食中的鈉含量。
衛生部兼律政部高級政務次長拉哈尤瑪贊為活動致辭時說,高血壓患病率從2010年的近20%增至2022年的37%。即使將人口老齡化的因素考慮在內,這樣的上升趨勢仍很顯著。
她指出,不良的飲食習慣和久坐的生活方式是導致人們容易患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日常食用過多高鹽高油的食物。

衛生部兼律政部高級政務次長拉哈尤瑪贊(前)出席心臟健康普及活動,並參加辨別低鈉食物的科普遊戲。(李冠衛攝)
在心臟健康普及活動現場,居民可以免費測量身高、體重和血壓;國家心臟中心和各大食品製造商也設展位,為大家科普心臟健康貼士,並推薦低鈉低脂肪的食品。
我國近三分之一的死亡與心臟病或中風有關
據統計,本地每天有23人因心血管疾病去世,占去年總死亡人數的31.4%。這意味著,本地近三分之一的死亡與心臟病或中風有關。因此,有必要鼓勵人們留意血壓和心臟健康狀況。
心臟基金會已經在今年5月與碧山東—新民選區聯合推出10個血壓站,分別在碧山民眾俱樂部、碧山健康中心、碧山1至8區組屋底層等地點。
心臟基金會未來準備在東部、北部、南部和西部的民眾俱樂部陸續設立更多血壓站,同時與學校和企業合作,在校園裡和工作場所中配備血壓站。
血壓站雖是「自助式」的,但會確保測量儀器衛生,讓居民安心使用。基金會提醒民眾,一旦在血壓站測量後發現血壓異常,應立即諮詢專業醫療人員,以接受更準確的診斷與治療。
為鼓勵民眾用更健康食材 將辦活動以低鈉鹽做出可口食物
此外,為了鼓勵民眾採用更健康的食材,基金會還計劃舉辦健康烹飪比賽,或邀請名廚進行烹調示範,如何以低鈉鹽做出同樣可口的食物。
新加坡心臟基金會董事會主席陳淮沁教授受訪時說:「每減少攝入一克鹽,心梗發病率就可減少4%,中風率可減6%。」
他指出,吃太鹹的影響可分為短期和長期。在短期內,身體或許可排除多餘的鈉,但如果長年累月地攝取過量的鈉,對健康必然是不利的。
研究:高血壓患者對鹹味感知較弱
心臟基金會聯合南洋理工學院就人對鹽味的敏感度所進行的研究發現,同沒有高血壓的人相比,患高血壓的老年人對鹽味的敏感度較低。此外,超重者對鹹味也較為不敏感,因此更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食用過量含鹽的食物。
關於低鈉鹽和普通鹽在味道上有什麼不同,陳淮沁說:「其實,大部分鉀鹽的味道和普通鹽的區別不大,普通人一般不怎麼嘗得出來。」
他提醒,年長者、糖尿病患者和腎病患者都屬於鹽敏感者,他們攝入鹽分時,血壓反應會更迅速且劇烈,因此減少對鈉的攝入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