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支持下,星網電子付款支付公司(NETS)和電子錢包服務商Liquid Group在去年11月進行了一輪概念測試,並於今年11月7日宣布推出了升級版的SGQR+支付系統。NETS成功整合了包括PayLah!、華僑銀行數碼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寶在內的多種支付方式,並新增了馬來亞銀行(Maybank)、dtcpay以及Maribank等,共計18種支付方式。

圖源:CNA
SGQR+支付系統的推出意味著商家只需與NETS合作,單單使用一個SGQR+碼,就能接受多達18種不同的支付方式,無需為每個平台單獨設置QR碼,也無需與不同的支付平台分別簽約和結算。
已有1萬6500家商家加入SGQR+計劃
隨著新加坡QR碼支付系統的迅速發展,商家幾乎全面採用了全國通用的「SGQR」付款碼,其普及率接近100%。然而,儘管普及率高,不同的支付方案之間仍然存在無法互通的問題,而該系統整合了市面上多種不同的支付方式,使得本地商家不再需要與多家支付公司分別簽約和進行結算。
在現有的SGQR支付系統下,如果商家希望接受更多的支付方式,就需要與不同的線上支付公司和銀行進行溝通、簽約,而且結算也需要分開進行,這對於小攤販來說,可能需要同時管理十幾份財務合同,成為了不少商家的痛點。中小型商家由於精力和預算有限,這也間接限制了消費者的支付選擇。
目前已有1萬6500家商家加入了NETS的SGQR+計劃,NETS執行長陳明耀表示,公司計劃將更多支付方式整合到SGQR+系統中,並在商家和熟食中心推廣。他透露,目標是在明年第二季覆蓋3萬5000個支付點,並在此後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

圖源:CNA
與此同時,Liquid Group也推出了roamQR碼,整合了樟宜支付、DCS卡中心、微信等10家支付合作夥伴。與NETS不同,Liquid更專注於跨境支付。Liquid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前推出跨境QR碼支付計劃,並計劃到明年第一季將其服務拓展到日本、中國、澳大利亞等市場,預計將涵蓋本地大約5萬個商家和海外5000萬個商家。
QR碼將整合國際支付方式 外國遊客也可適用
對於消費者來說,SGQR+意味著更多的支付選擇。由於QR碼也整合了國際支付方式,外國遊客無需擔心沒有本地支付工具,這兩項計劃都源於去年11月,金管局為提高QR碼支付的連通性而進行的SGQR+試驗。

圖源:CNA
金管局局長謝啇真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表示:「雖然超過90%的新加坡人已使用PayNow,商家採用SGQR的比率也接近100%,但我們仍需解決不同支付方案之間的無縫連接問題。」他指出,NETS和Liquid推出的互操作性解決方案,幫助商戶簡化了接入多個支付方案的問題,提升了支付效率。
本地企業認為,支付效率的提升對經營至關重要,尤其是對中小企業。ZooMoov是一家已經率先使用SGQR+的本地室內遊樂設施公司。公司的執行長米格爾在金融科技節關於SGQR+的對話會上指出,只需要一個QR碼就可以大大節省商家的精力,讓他們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經營活動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