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投資者傾向在東南亞地區投資數據中心領域?東南亞地區又有哪些優勢推動數據中心的發展?
本期將聚焦「東南亞數據中心發展情況」,探討近幾年該地區數據中心的發展趨勢及其背後的驅動因素。
01東南亞數據中心三大梯隊:新加坡解禁,印尼、馬來崛起
受益於雲計算、人工智慧(AI)和5G移動技術的快速發展,東南亞數據中心市場近兩年呈現出強勁增長態勢,增速達到25%。英偉達、谷歌、微軟等多家跨國公司紛紛加碼布局東南亞數據中心市場,MIR 睿工業預計在未來3-5年內,該市場仍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趨勢。
從國家層面來看,根據數據中心的容量和發展增速,東南亞地區數據中心的發展可以明確劃分為三大梯隊:
2024年東南亞主要國家數據中心規模(兆瓦)

數據來源:2025年東南亞數據中心產業發展市場研究報告
第一梯隊:新加坡
新加坡一直是東南亞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主要投資地之一。根據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的統計, 2024年新加坡擁有約74座數據中心,合計超過1400兆瓦的數據中心容量,能夠為人工智慧(AI)應用提供雲平台、數字服務以及強大的負載能力。
然而,由於土地資源匱乏和能源消耗問題,新加坡在2019年實施了為期三年的數據中心建設禁令。受此禁令影響,大量數據中心的投資和建設計劃從新加坡外溢,轉移到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從2022年起,新加坡逐步恢複數據中心建設,2023年初步分配了80兆瓦的新數據中心容量,並於2024年5月30日發布了「綠色數據中心路線圖」,旨在抓住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鼓勵行業構建可持續的數據中心。
第二梯隊: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
受電商和AI行業的興起,近年來,印尼的數據中心體量不斷擴大。據統計, 2024年印尼數據中心市場規模約為650兆瓦,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1410兆瓦。
馬來西亞數據中心體量也在不斷增長,截至2024年已運行32座數據中心,另有19座在建。據了解,2024年馬來西亞數據中心市場規模約為610兆瓦,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1390兆瓦。
第三梯隊:泰國和越南
目前,泰國和越南的數據中心體量相對較小,但在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數字化轉型以及AI的驅動下,兩國正在大力發展數據中心建設。
泰國目前約有45座數據中心,主要集中在曼谷。據相關統計,2024年泰國數據中心市場規模約為200兆瓦,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520兆瓦。泰國總理在2025年的新年致辭中提出了將泰國定位為全球數據樞紐的大膽戰略,計劃通過吸引大規模投資來建設尖端數據中心和AI基礎設施。
越南目前全國共有22座數據中心,主要分布在胡志明市、河內和峴港。2024年越南數據中心市場規模約為170兆瓦,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490兆瓦。
02驅動東南亞數據中心發展的三駕馬車
(一)東南亞數據中心行業需求的多元驅動
東南亞數據中心的主要需求行業與中國國內市場存在較多相似之處,網際網路、獨立第三方服務商(Colo)和金融行業是推動數據中心增長的主要力量。
東南亞地區擁有近7億人口,其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占比高達70%以上,人口結構較為年輕。龐大的年輕人口規模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隨著網際網路滲透率的快速提升,電子商務、社交媒體等多個行業展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極大地促進了以網際網路為核心的數據中心需求增長。
此外,東南亞的Colo行業也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許多中小企業開啟了數字化轉型,對網絡連接、數據存儲、應用程式等服務有著巨大的需求。這吸引了包括亞馬遜AWS、谷歌雲等國際巨頭在內的眾多雲服務提供商競相布局,同時國內領先的雲廠商如華為雲、阿里雲也紛紛設立站點,以滿足當地需求。
金融科技已成為東南亞增長最快的數字行業之一。數字金融服務在東南亞地區迅速擴張,數字支付和借貸占據了總收入的90%以上,眾多國際金融機構對數據處理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從而推動了數據中心需求的進一步擴張。
2024年東南亞數據中心需求結構

數據來源:2025年東南亞數據中心產業發展市場研究報告
(二)東南亞數據中心政策利好
東南亞各國針對數據中心行業頒布了多項利好政策:
馬來西亞政府於2023年啟動了「綠色通道」計劃,旨在簡化電力審批流程,將數據中心的交付時間縮短至12個月。
印度尼西亞政府在2023年頒布了面向2023—2045年的數字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全力支持數字化轉型。為激勵對數據中心等高科技領域的投資,印尼政府將巴淡島隆莎數碼工業園等劃為經濟特區,並提供稅收減免等財政優惠。
越南政府於2024年頒布《電信法》,該法案明確規定,對於外國投資者在越南提供數據中心服務、雲計算服務以及OTT(Over-The-Top,即網際網路電視、視頻通話等基於網際網路的應用服務),不再設置限制。
(三)東南亞可再生能源助力數據中心發展
東南亞地區擁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包括太陽能、水能和風能等。例如,馬來西亞的柔佛州等地具備充足的土地和水力資源,適合發展數據中心。利用這些可再生能源滿足數據中心的用電需求,不僅可以降低運營成本,還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契合全球對綠色數據中心的發展趨勢。
03四類投資主體搶灘東南亞數據中心
目前,東南亞五國在數據中心、雲計算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吸引了大量企業投資。以下是各國主要項目的投資情況簡要整理,可以看出各國數據中心投資主體呈現出多樣化特點:
科技公司投資
多家國外大型科技公司紛紛在東南亞投資建設數據中心。例如,亞馬遜和谷歌先後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地建設數據中心;微軟計劃在馬來西亞投資22億美元,用於開發雲端運算與人工智慧服務。
本土運營商投資
東南亞本土企業也在積極興建數據中心。例如,新加坡電信宣布投資6.43億新元,在新加坡開發一個綠色數據中心;印尼運營商表示到2030年將建設總容量為400-500兆瓦的數據中心。
外國資本投資
數據中心作為固定資產,吸引了各國資本紛紛進入。例如,CMC資本計劃到2028年,將投資5億美元用於在越南等國家的數據中心和其他設施。
跨國合作與合資
由於數據中心項目技術難度大、資金需求多,越來越多的跨國合資模式開始出現。這種模式不僅能帶來豐富的資金,還能帶來更豐富的項目執行經驗。例如,英偉達與楊忠禮集團合資開發43億美元的人工智慧數據中心;Vingroup攜手中東「巨頭」擬在越南建設35億美元超級數據中心。該超大型數據中心項目將分三期開發,預計規模達300兆瓦。
新加披主要數據中心投資項目梳理:

印度尼西亞主要數據中心投資項目梳理:

馬來西亞主要數據中心投資項目梳理:

泰國主要數據中心投資項目梳理:

越南主要數據中心投資項目梳理:

信息來源:MIR 睿工業收集整理
寫在最後
*MIR 睿工業最新編制了《2025年東南亞數據中心產業發展市場研究報告》,以下摘取報告目錄內容。如需獲取,可通過文末的聯繫方式與我們取得聯繫!

Alex丨編審
MIR睿工業丨來源/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