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以哈衝突惹的禍?
近日,背後有伊朗撐腰的什葉派叛軍胡塞武裝,頻頻在紅海對商船展開襲擊,以此施壓以色列結束攻打加沙的軍事行動。
事件引發全球擔憂,疫情後供應鏈紊亂的惡夢仿佛又將降臨。
紅海這條航海要道的緊張局勢,恐怕會讓各國努力走出通脹陰霾,復甦經濟的努力功虧一簣。
紅海為何重要?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貿易航道之一,紅海北端是蘇伊士運河,南端是曼德海峽,是連接東西方距離最短的海上路線,扮演著銜接北美洲、歐洲和亞洲的重要角色。
其貿易量占全球總貿易量的12%至15%,全球約30%的貨櫃運輸途經此處。與此同時,全球有7%至10%左右的石油和8%的液化天然氣從紅海通過。
因此,若紅海「此路不通」,對全球貿易的影響將是極為巨大的,甚至可能比2021年「長賜號」堵塞蘇伊士運河一周的衝擊還大。
全球供應鏈或將再度陷入混亂,物價、油價和天然氣價格都有可能出現波動。

一艘貨輪正準備取道蘇伊士運河進入紅海。(路透社)如何影響全球
面對可能的襲擊,各大船運公司有三種選擇:堅持紅海路線、改道而行或暫停運輸。
但不論是哪一個選項,都會產生額外費用,或影響企業的正常營運。
若選擇走回原定經過紅海的路線,隨著船隻遭遇攻擊的風險升高,保險公司已紛紛調漲穿越紅海船隻的保險費。
據外媒報道,保費的調漲幅度超過一倍,意味著每趟航程可能衍生額外數十萬美元的費用。
同時,胡塞武裝也已揚言會採取更頻繁的攻擊。如今看來,他們的目標已不僅限於和以色列有關的船隻,掛上任何國旗的商船,於紅海航行皆會面臨愈來愈大的威脅。

(李國豪製圖)
因此,目前不少船運公司已經選擇避開紅海,繞道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只不過,好望角路線相對而言,既燒錢,又浪費時間。
船隻的航行時間、燃料和人力成本統統都會跟著增加。
若以荷蘭鹿特丹為航程出發地,台灣為目的地,行經紅海的路線航行時間約為25.5天,總距離約1萬海里。
但若改為好望角路線,航行時間就會增加超過一周,來到34天,總距離也增加至1萬3500海里。
德國貨櫃運輸公司Hapag-Lloyd也指出,原本從地中海取道蘇伊士運河(及紅海),一般只需要13天就可抵達新加坡,但若避開蘇伊士運河,就得花上31天。
無論如何,在安全考量下,全球已有多家大型船運公司選擇避開紅海路線。
額外的時間和金錢成本短期內看來已無法避免,商品到貨時間將有所延誤。由於繞道好望角的距離更長,商家們也得付出更高的運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過去一周的船運費用已增加4%,這些額外的費用,最終恐怕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雖然油價目前尚未有過度劇烈的漲幅,但如果紅海危機持續,不排除全球能源價格可能又會迎來一波漲勢。
上周美國才剛捎來明年可能降息的喜訊,但這樣的樂觀氣氛已經蒙上一層陰影。
通脹會不會隨著紅海危機造成的供應鏈問題再度捲土重來,是市場此刻屏息以待,持續觀察的重點。

一艘名為「銀河領袖」號的貨船在11月遭胡塞武裝劫持。(路透社)美國組護衛隊保護商船
為應對可能對全球經濟局勢產生重大影響的紅海危機,美國宣布和多國展開名為「繁榮衛士行動」(Operation Prosperity Guardian)的多國聯合行動,在紅海展開巡邏,以保護在該地區航行的船隻不受胡塞武裝的襲擊。
但尷尬的是,該聯合行動並未獲得紅海周邊重要中東國家的響應,至今只有中東小國巴林加入。
事實上,埃及、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中東國家在紅海危機中,都會蒙受不小的經濟損失。
但他們也擔心加入行動會被解讀為支持以色列對加沙軍事行動,處境尷尬,因此在是否加入多國聯合行動一事左支右絀。
由於缺乏中東主要國家支援,「繁榮衛士行動」似乎不被看好能在短期內有效化解紅海危機。
另外,也有軍事專家分析,胡塞武裝落後的武器裝備,反而可能對美、英、法等西方國家的精銳部隊造成困擾。
例如,胡塞武裝用來襲擊商船的無人機造價僅為2萬美元,但西方盟軍用來擊落無人機的地對空飛彈卻要價超過100萬美元。
這種大炮打小鳥,殺雞用牛刀的不對稱作戰,可能加重參與國的財政負擔,影響「繁榮衛士行動」的成效。
有消息稱,美國與其盟友正考慮直接對胡塞武裝發動攻擊,從源頭為紅海危機解套,但也有分析認為,這恐怕會使中東衝突進一步加劇,美國未必會想另開一條戰線。
但若不積極作為,紅海危機拖得越久,對全球經濟的損害就越大。
解鈴還須繫鈴人,如今看來,外界擔心的以哈戰爭外溢效應已經發生。加沙戰爭儘早結束,可能才是唯一的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