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永輝2011年正式從父親手中接棒經營百家利。
(新加坡訊)位於牛車水售賣和維修 復古鋼筆的60年老店,曾因冠病疫情生意大跌八成而入不敷出,加上後繼無人老闆原打算結業,但因顧客一再請求,如今將堅持做下去。
《新明日報》報導,克羅士街上段第34座組屋二樓有這麼一間店鋪,雖不顯眼卻已有近70年歷史。店內的裝修設計極具年代感,仿佛走進時光機將你我帶回70年代。這是本地僅存不多,售賣和維修復古及名牌鋼筆的老店。
店主蔡永輝(60歲)接受訪問時說,30年代,他父親年幼時就隨家人從中國廣東汕頭下南洋討生活,打過的零工包括碼頭搬運工人、巴剎幫手等。到了50年代,父親通過回收當鋪的舊鋼筆,拆裝後自學成才,在馬真路(Merchant Road )一間照相館旁擺攤修鋼筆。
而後,父親和9個朋友合股在攤位附近開設「百家利」鋼筆店,並於1978年遷入牛車水現址。這些年來,朋友們相繼撤股只有蔡父不離不棄,並將店面傳給下一代。
蔡永輝憶述,他自小在店內幫忙,當完兵後正式入店打工,向父親學習修鋼筆的手藝。2011年父親過世他才正式接棒。不料2020年冠病疫情暴發,鋼筆店經歷了最艱難的三年。
「店鋪在二樓本就沒有人潮,冠病期間我的生意更是跌了80%,有時一個月無人問津,收入抵不了租金。」
已經心灰意冷的他,又因為後繼無人,生意難以數碼化轉型,一度萌生結業的念頭。
不過今年4月起,因為媒體報道增加曝光度,蔡永輝說陸續有人慕名前來,請他修理家族傳承幾代的鋼筆。
「很多人懇求我不要關店,說他們好不容易才找到我,年久失修的鋼筆經過修理後,也能再傳下去。」
「如果有更多顧客來支持,明年租約到期後會續約,做到不能做了為止。」

百家利有數以百計的復古鋼筆。
鼎盛時期曾批發給100多間文具店
蔡永輝說,百家利也是新加坡唯一一家名牌鋼筆批發商。生意鼎盛時期,父親曾給100多間文具店供應鋼筆。以前那個年代,醫生、律師和建築師等行業,也很注重用鋼筆書寫。
「可時過境遷,我們都用智慧型手機打字,誰還用鋼筆呢?」
如今鋼筆店已成夕陽產業,供應的文具店也只剩不到5間。
蔡永輝對店裡數以百計的鋼筆如數家珍。
「最便宜的有四五十新元一支,最貴的是萬寶龍(Montblanc)限量版鋼筆,賣價要幾千新元。」而店內歷史最悠久的鋼筆,則要追溯至1930年代,有百年歷史。
擁家傳四代鋼筆 洋客人:只來這家店維修
外地顧客來新出差特地拜訪。葡萄牙人岡薩雷斯(Gonzalez,45歲,酒店老闆)在馬來西亞工作,借來新出差之際特意來店拜訪。他告訴記者,家族有一支鋼筆從1930年代起傳到他已是第四代。
「如果我的筆壞了,我只相信這家店,只送來讓這家店維修。」
他認為對於愛筆人士,這類復古鋼筆店是寶藏。
另一名顧客梁世明(56歲,公務員)在店內花費380新元買了兩支鋼筆,一支送給老闆,一支留著以後傳給兒子。
「我本身收藏筆,工作也時常需要寫字。聽說本地有這家老店,就特地過來買鋼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