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31日)是新加坡的公共假日——穆斯林的哈芝節,大家又放鬆了一天~ 每年的哈芝節,新加坡的馬來村、甘榜格南等地點都會非常熱鬧,但因今年遇上疫情,許多大型活動都被取消了......
儘管如此,假期還是很嗨皮的!大家都不忘好好慶祝這來的不易的節日~但你知道,哈芝節又叫宰牲節嗎?

(圖源:Ng Eng Hen 臉書)
穆斯林有三大回教(也稱伊斯蘭教)慶典,分別是「齋戒月」、「開齋節」(Hari Raya Puasa)和「哈芝節」(Hari Raya Haji)。
齋戒月是開齋節之前的一個月,在這一個月里,穆斯林在日出後到日落前都必須禁食,只有在晚上到第二天晨禮之前,才能吃東西。據說是一種贖罪的方式。

一個月後他們會迎來開齋節,開齋節標誌著齋月的結束,他們會穿著五彩斑斕的傳統服裝到親朋好友家拜訪。因為疫情關係,今年拜訪人數有限,可能會少了每年的熱鬧氣氛......

(以上兩張圖源:GOV 網站)
哈芝節,又叫宰牲節。對許多回教徒而言,到穆罕默德的出生地麥加朝聖,是他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旅途,而哈芝節就是紀念宗教活動,並慶祝回教徒結束朝聖的日子。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神對先知易卜拉欣說:「你要對我獻祭,要把你最珍貴的獻祭給我」。易卜拉欣想,自己最珍貴的就是自己的長子,於是就把自己的兒子綁上了祭壇,正要動手殺死兒子的時候,神出現了,說:「你獻祭的誠心我收到了,現在你可以用牲畜來代替你的兒子獻祭」。
於是每年伊斯蘭希基拉歷的朝聖月的第10天,也是齋月的第70天後,被定為哈芝節。穆斯林要用一頭牲畜獻祭給自己的神,表示個人是沒有什麼不可以捨棄的,也沒有任何事物比對神的虔誠更為重要。
回教有五大基礎:宣誓(Shahadah)、禮拜(Salat)、齋戒(Siyam)、天課(Zakat)、和朝聖(Haji)。
在哈芝節當天,回教徒會到回教堂做全天的禱告,因疫情關係,今年回教堂會限制入堂人數。禱告一般在上午會結束,隨後會舉行儀式屠宰羊只,把肉分發給祭拜者與貧窮者。 這也是行善和穆斯林團結的象徵,通常在這特別的節日大家可以一同看活羊、吃羊肉,但因為疫情關係今年大型活動將會取消,另外外出吃飯人數限制為5人。

每一次的哈芝節甘榜格南(Kampong Glam)都會擠滿人,這裡有新加坡最大的清真寺–蘇丹清真寺(Sultan Mosque),甘榜格南同時也集中了穆斯林風格的服裝和用品店,以及大把好吃的清真餐館。(甘榜格南街景,一層都是各式餐館)
建築的門廊和窗口裝飾了西番蓮葉等極具波斯風格的雕飾。從Bugis地鐵站下車,會途徑哈芝巷和阿拉伯街,各式小店和阿拉伯特色小物值得流連駐足。

(圖源:Living In Singapore ORG)
坐落在芽籠士乃中心的馬來村擁有豐富的的馬來特色,那裡售賣正宗的清真食品,可感受到當地最貼近生活的穆斯林文化。
同時,這裡也是品嘗榴槤的絕佳地點,榴槤旺季即將過去,這半個月是品嘗馬來西亞美味榴槤的最後機會!但外出時大家必須戴好口罩,只有進食時才能拿下。
穆斯林教徒認為豬是不潔的動物,所以食品中不准包含豬肉或豬油,因此多數吃的是羊肉。另一個著名的馬來小吃是馬來粽子Kadupat (裹上棕葉煮成的馬來飯糰),和咖喱菜一起吃會更美味~椰漿味十足的馬來糕點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圖源:Tourism Gov)
廣受歡迎的馬來風味早餐椰漿飯Nasi Lemak,是一種既香又辣的飯食。其中,飯是以椰漿蒸煮而成,佐以咖喱雞、牛肉或魷魚,以及黃瓜、炒江魚仔以及三巴辣椒醬,整齊地端放在香蕉葉片里,是一道不可抗拒的美食。

(圖源:SFA GOV)
Otah烏打是把魚肉或蟹肉醬裹在香蕉葉里碳烤,味道辛辣可口,配著椰漿飯一起吃,不要太美味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