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達成目標,雞娃的路程很早就開始了。
5個月的時候,甘甘已經帶著Eva去參加早教課了,學習各種技能,也培養獨立性。
1歲左右,小小的女童已經可以自己吃飯、穿衣服。
18個月已經能夠在託兒所上全天,不哭鬧,認認真真跟著老師玩耍、學東西。不僅許多事情都想要獨立完成,還可以提醒媽媽出門不要忘記鎖門,帶鑰匙、拿錢包。

Eva現在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帶著她的牛奶,去看自己的書。那些繪本,她每天至少翻兩三遍。
小傢伙喜歡游泳,甘甘就常常帶她去「練習」,很早自己就能夠獨立「潛水」、「游泳」。


中國各個省、日本、新加坡……在Eva幾個月的時候,甘甘已經開始帶著她去旅行,開闊視野。

在日本的奈良喂小鹿
而現在,媽媽的財商課已經開課。小小的Eva已經了解到,商店裡的東西不可以隨便拿,只能拿錢去買。而錢,是要靠自己努力賺到的,不是說你伸手要就有。
在甘甘心裡,一步步為孩子策劃,培養各種能力、好習慣,各種雞娃,是為人父母與生俱來的責任。散養不僅不靠譜,也是不負責任。
這是「對孩子負責」,也是為自己將來省事——「幫助她把規矩立好,把習慣培養好,她以後做事就事半功倍,非常省心。」
良好的習慣、強大的技能都是精神財富,比金錢陪伴孩子更長久,會影響她的一生。
05
成長,並不是小孩子的專利。
甘甘覺得自己家的幸福快樂和成長,就是建立在先生和自己都願意雞自己的「家庭共同意識之上」。
無論是作為職場女性、妻子、媽媽,甘甘都有自己超積極的觀點。
關於混職場,作為前職場精英,甘甘開口就是火藥味:
作為職場女性,必須時常學習、進步,豐盈自己。職場如戰場,只有擁有更多的子彈、射擊準頭好,才能去打敵人,而不是不被打倒。如果你沒有子彈,你如何去競爭?

作為一個妻子呢?
首先是要支持丈夫的事業,做好育兒。另外,還要和丈夫一起成長,不然,他成長了你沒有,溝通起來就很困難。說起兩三句話就不想再說了,甚至以吵架結尾,時間長了,再好的感情也淡了。共同成長,有助於夫妻關係融洽。
作為媽媽,我們還要幫助孩子成長。
「在孩子18歲之前,你是要為她負責的。給她良好的教育,用越來越優秀的自己身體力行去引導她影響她。這樣在她18歲以後,自己做主選擇自己的生活的時候,才會不至於走太多的彎路。」
言傳身教的影響力,非常重要。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把「為了孩子放棄了一切」這樣的話放在嘴邊。這樣的話本身就是一個負能量,孩子也會負擔特別重。
我們教孩子,也要自我成長,不能把自己的人生綁在孩子身上。




共同成長,一起努力,家庭才會蒸蒸日上。
06
2020年,除了繼續升讀更高等級的英文班,甘甘也已經報名MBA,提升自己的商業管理技能。

更遠的未來,她期望能夠開一間咖啡廳,接待所有聊得來的朋友,大家一起暢談人生。
「我覺得我是正能量的媽媽,成長型的女性。有想法,待實現,就去做,去實現。我來新加坡是從零開始,有很多東西都不太熟悉,那就首先學習、先豐滿自己的羽毛,總有有一天我可以,展翅翱翔。」

寫在後面的話:
寫這麼長長的一篇文章,其實並不是因為甘甘的成就多麼光鮮亮麗,人多美,更多,是因為想要給同樣放棄一切來新加坡陪讀、陪工的女性朋友們一些鼓勵,和一些具體的想要交朋友、學東西的操作方法。
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一樣,但是一個積極向上的女性,想各種辦法自我提升,打破「不可能」、「我做不到」魔咒,肯定能夠越來越好。對丈夫和孩子的影響也更積極正面。
而甘甘之前在國內是上市公司總裁特助,裸辭來新加坡之後也是雷厲風行重建自己的社交圈、拓展新事業、學習新技能,可以說是活得特別有效率的新女性。這一點,辣媽特別佩服,也想要分享給更多的姐妹們。
如果不說,大家應該猜不到甘甘來新加坡才短短半年左右。
其實,咱也並不是想要,站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但是,來新加坡之後,把自己的舞台儘量拓展的大一點,多幾個朋友說話,多學一些東西,總歸會活得更舒服,也更漂亮、體面一些。也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
這也是欣媽當初做獅城辣媽平台的初心之一。與姐妹們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