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絕不手軟

2020年06月12日   •   5萬次閱讀

走在新加坡的街頭,你一定會驚嘆於這裡的秩序和安定:

繁忙的街道上車輛來往穿梭,高速疾馳,但秩序井然,聽不到汽車喇叭聲響;

在人來人往的馬路上,人們行色匆匆,但幾乎不見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

公共汽車、商場等人多的場所沒有人大聲喧譁;菸民們都自覺地在規定的地方抽菸,人們碰面相互間彬彬有禮,整個社會生活緊張而有序。

社會顯得異常安靜祥和。

但陽光之下總有陰影。在這個高度文明繁榮的社會背後,是嚴刑峻法籠罩下的冰冷與殘酷。

在新加坡,事無巨細的罰款屢見不鮮。更讓人聞風喪膽的,新加坡至今還保留著「絞刑」和「鞭刑」這樣國際司法界普遍認為不人道的「酷刑」。

新加坡為什麼為保留鞭刑,被鞭刑又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在這個處處標榜著文明先進的國度中,為何崇尚嚴刑峻法?

01. 罰單"對抗"病毒

今年新冠疫情肆虐,由於新加坡早期採取「佛系抗疫」,3月疫情很快迎來了二次爆發。

為了快速扼制新冠疫情的人際傳播,讓大家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新加坡政府拿出了看家法寶:罰單!

新加坡在疫情期間出台的臨時法令,在全球也獨樹一幟。

公共場所不保持一米身體距離的人最高可以被罰款1萬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49500元),或被監禁長達6個月,或兩種懲罰並加。

此外新加坡市民出門時必須戴上口罩。如違反規定,涉事者首次將被罰款300新元(約合1500元人民幣),再犯將面臨1000新元(約合5000元人民幣)罰款,並有可能被控上法庭。

違例外籍人士的居住簽證、工作簽證將被撤銷,或被取消永久居留權。

短短一時間,風氣肅然。

有海外旅行史回到新加坡不好好隔離,還屢教不改?不好意思,吊銷執照,遣返回國。

2月份的時候,就有四名工作準證持有者因在缺席假期間到公司上班,直接被吊銷工作準證。他們在被發現違規行為的24小時內就被政府遣返回國,並從此禁止在新加坡工作。

人力部也將對其僱主追究責任。共有六名僱主在下來兩年內不得申請雇用外籍員工。

在公共場合公開接吻,無視社交距離規定?不好意思,即使是情侶也要罰款。

4月14日,一對年輕情侶無視阻斷措施,在組屋樓下情不自禁親熱激吻,引起一旁群眾激烈不滿。多人向警方舉報後,警方迅速趕到現場,發現這對情侶正坐在被封的長椅上,便直接向他們開出600新幣罰單。

網友不禁感嘆,這一吻真是好貴!

不滿政府的阻斷措施規定,發表不當言論?不好意思,9小時內鎖定你,罰款。

新加坡警方4月22日發文告說,警方於4月16日接獲多起報案,指網上流傳一段視頻。視頻中有一名男子站在橋上,針對阻斷措施發表評論,還做出具冒犯性的舉動。

宏茂橋警署警員在九小時內,確認了該男子以及當時和他在一起的五名青年的身份。

調查顯示,4月16日凌晨2時左右,有六名青年出外騎腳車。他們聚集在羅弄哈魯士(Lorong Halus)的一座橋上,並在那裡拍了視頻。該視頻後來在網上瘋傳。

六名14至20歲的涉案青年因違反冠狀病毒疾病法令,各自面對600至2000新幣罰款。

疫情期間的臨時法令不過是新加坡一直以來法治的縮影:法規事無巨細,刑罰從重從嚴,執行特面無私。且十分鼓勵市民互相舉報監督。

02. 嚴刑峻法不只是鞭刑

在新加坡生活過一段時間的朋友一定會發現一個現象:在新加坡的街上,你很少會看到警察,也很少聽到警車呼嘯的警笛聲。

這是因為新加坡的法律從小事做起,強調主懲小惡,以懲小惡來戒大惡,防患於未然。

新加坡在許多「小節」問題動了許多腦筋,制定了詳細具體的法律法規。

這裡的法律到底有多細呢?

在新加坡,隨地吐痰,最高罰款1000新元;亂扔垃圾和吐口香糖;罰款1000新元;在電梯里吸菸罰款500新元;在公共汽車裡吸菸和吃東西,罰款1000新元;上公共廁所後不沖水罰款500新元;過馬路闖紅燈罰款200新元……

這些法規都見於微末之處,但如果沒有明確的處罰,這些不文明行為就會猶如蚊蠅,隨處可見,屢禁不止。

除此之外,新加坡對於治理生活中不勝其煩,影響惡劣的垃圾簡訊和詐騙電話也是重拳出擊。

從2012年開始,新加坡禁止向個人發送市場推廣類簡訊等垃圾信息,違法發送垃圾信息的機構或個人可能會被重罰100萬新元(約合500萬元人民幣)。

你可以說新加坡的法律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過得謹小慎微,但當每個人都養成了文明守法的習慣之後,生活中就不再需要那麼多警察的監督,整個社會依然秩序井然。

除了在民法中重視治理小惡外,新加坡最令人聞風喪膽的還是「鞭刑」和「絞刑」這一類殘酷的刑法。

新加坡是目前世界上少數幾個仍保留「鞭刑」的國家。儘管自2007年以來,每年的鞭刑判決人數在逐年下降。但在只有區區五百餘萬人口的新加坡,每年享受鞭刑「待遇」的人仍有大幾千人。

由此,也不難看出「鞭刑」在該國刑罰中不是「點綴」,而是承載主要功用的「主刑」之一,刑罰之「重」在當今世界實屬罕見。

雖然鞭刑很可怕,但它並不像網上傳的那麼普遍,譬如吃口香糖會挨鞭子。

首先,鞭刑實施對象只限於18~50歲之間的健康男性。也就是女性和老人是不會被鞭刑的。

會涉及鞭刑的都是性質惡劣的重罪,鞭刑的常見罪名包括綁架、暴力搶劫、團伙搶劫、故意傷害、吸食毒品、破壞公物、騷亂、性侵犯、非法擁有武器、擁有腐蝕性或爆裂性物品、在公共場所攜帶攻擊性武器、強姦,走私販賣毒品、非法貸款和簽證過期非法滯留超過90天。

新加坡鞭刑的官方說明圖片(《監獄條例》132條2款)

因為鞭刑會留下永久性的疤痕,所以它有著嚴格的技術規範。

鞭子由藤條製成,長1.2米,寬1.27厘米。行刑前,鞭子會在清水中浸泡一夜使之柔韌。鞭打前會消毒,若被鞭打者患有愛滋病,鞭子會在行刑後銷毀。鞭刑在監獄內施行,現場除行刑官外還有醫生,負責傷口消毒或應對各種突發意外。

為了讓被懲戒者終身難忘,行刑官皆體格粗壯。他們會在模型上反覆訓練,讓鞭子每次都準確落在臀部的不同地方。

鞭刑有一個行刑架,高約2.74米,犯人被除去衣物後,手腳被綁縛固定在行刑架上,腰部和大腿會被保護起來,撅起赤裸的臀部。

行刑官根據記數官報數指令揮鞭,每鞭相隔大約10秒。受刑者的慘叫和鞭子的聲音,會讓排隊等候的受刑者魂不附體。

據一位受過鞭刑的犯人的回憶,非常準確地描寫了鞭刑的殘酷:

「 我的兩片屁股好像著了火,腫成平時兩倍大。剛受完刑,我在牢房地上趴了4小時。不能坐,不能躺,不能正常吃飯睡覺,更不能走路。最怕的就是內急,不敢蹲,一蹲下傷口就又要撕裂。約有10天不能穿褲子,只能圍條遮羞布。以後的三個星期,都要趴著睡。以後我的屁股就不是一個正常屁股了,皮膚鬆弛垂下來,上面都是疤痕。」

按照監獄慣例,犯人全裸受刑,脫光全身衣服後走到木製『A』字形刑架前,腳踝被結實的皮條固定在刑架底座,手腕也同樣被結實的皮條固定在刑架的後腳,全身從胯部彎曲,屁股翹起,以彎腰將近90度的姿勢等待受刑。因為屁股脂肪多,打一頓不會對筋骨和身體器官造成很大的傷害。

鞭刑必須一次全部執行,不能分期。如果鞭刑數量很大,幾名行刑官會輪流鞭打犯人,以確保鞭打的效果從始至終保持一樣。有些犯人會假裝昏迷,但他們始終欺瞞不了在場的醫護人員。

犯人不會收到預先通知幾時受刑,只在行刑當天才知道。由於處於這種不確定的情形中,心理折磨更是讓人恐懼。

近幾年來,在新加坡「鞭史」留名的人不在少數。

2014年11月,兩個德國人安德烈亞斯·馮克諾雷和埃爾頓·欣茨闖入地鐵車站,在一列地鐵的車廂里塗鴉。2015年3月5日,他們罪名成立後各自被判九個月監禁和鞭打三下。

2017年2月,沙烏地阿拉伯外交官班德爾因性騷擾旅店實習生被判26個月和一周監禁以及鞭打四下。他隨後提出上訴,並上交兩萬新元保釋金,暫時被釋放。2017年7月21日,高等法院駁回他的上

三個英國籍越南裔男子被控在新加坡性侵一個馬來西亞籍女子,他們在8月1日坦承罪行、以換取嚴重非禮的較輕罪名。三人分別被判六年監禁和鞭打八下、六年六個月監禁以及鞭打八下、五年六個月監禁和鞭打五下。

2017年,一家新加坡公司的董事吳永吉(Goh Eng Kiat)因用空殼公司引進117名外勞撈錢,被判50個月監禁以及鞭打五下。他也是首名因非法引進外勞而被判鞭刑者。

新加坡法律嚴厲不僅是針對普通百姓,對官員權貴的貪腐舞弊問題更是「零容忍」。

新加坡前土地管理局技術和基礎設施副主任因欺詐和洗錢被判處22年監禁、國家公園局助理主任因向審計員說謊而被罰款5000美元、前外交部協議負責人因作弊罪被判處15個月監禁……就連貪污調查局助理主任盜用公款的「燈下黑」行為,也難逃被判刑的下場。

以反腐法律體系為代表的嚴格律法約束下,大到洗錢行賄,小到說謊欺瞞,通通都逃不開一定程度的處罰。

就是這樣一個看似毫無人情可言的「社會屏障」,無形地推動著整個新加坡,朝著更烏托邦式的世界演化。

03. 新加坡為何選擇嚴刑峻法?

首先來說說,新加坡為何保留了鞭刑?

現在世界上僅17個國家實施類似鞭刑,多為伊斯蘭教國家,因與其「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教義相關。

但是通行於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汶萊的鞭刑,和伊斯蘭教卻沒有關係,它是英帝法律「殘留的遺產」。

英國本土在徹底廢除肉刑之前,鞭打長期是懲罰手段的一種。英國人使用樺樹條來鞭打搶劫、嚴重盜竊、破門行竊、性侵犯、強姦和操控性工作者營利等犯罪。在學校和英國軍隊中,也長期存在著鞭刑。

隨著英國的擴張,鞭刑「走向世界」。1826年,新加坡同檳城和馬六甲合併組成海峽殖民地,由東印度公司治理。1860年,英國人為印度殖民地制定了刑法典。該刑罰法典也同樣適用於新加坡。

1867年,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汶萊從東印度公司治理下脫離,由倫敦的殖民地部直接管轄。1871年《海峽殖民地刑法典》頒布,鞭刑正式進入司法體系,成為司法懲罰的一環。

1948年,英國本土徹底廢除鞭刑,但英屬各殖民地並未緊密跟隨,鞭刑依然保留。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