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買藥是什麼體驗?
好多人覺得有點難,有點貴
前陣子,新加坡推出一個新舉措
送藥買藥更方便和便宜了
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新舉措

特別是在今年8月又推出的新標準
—— 「SS 644」作業守則
從藥物儲藏、安全、追蹤
到法律要求等方面
包括送藥程序和要求等都有所統一

比如要求送藥服務的病人
必須有合格人員教導:
如何使用和儲存藥物
藥物得放入不透明和能防篡改的包裝袋中
需要冷鏈物流管理的藥物
必須保持在二至八攝氏度
並得與非冷鏈物流管理
(15至25攝氏度)藥物分開放
這項新的守則相當於是
彌補了過去沒有涵蓋的漏洞

之前新加坡藥劑師協會
在送藥服務上是有一套准側
但只適用於藥劑師管理的註冊藥房
由醫生開藥的一般診所等不包括在內
舊準則由藥劑師制定
所以也沒明確覆蓋物流業者
在送藥時須注意的事項
目前各個醫療機構的
藥房都有不同要求
物流公司或得採取不同措施
以符合各別要求

從關注開藥到關注藥品保存與運送
這是一種更為細緻的關注民生的表現
這項新標準納入了物流服務業者
所應遵守的指導原則
包括要求物流業者確保
每份包裹都可追溯,以確保問責

有了這個統一標準
物流業者的送藥程序將能
同時符合多個機構的要求
當局希望更多物流業者
能因此提供這項服務
讓病人在住家、辦公室、療養院
或通過儲物櫃等接收藥物

更方便,更便宜

目前,竹腳婦幼醫院
與吉寶物流旗下公司Urban Fox合作
每個月進行約270次的派送服務
但送藥服務量還可增加三倍

為了鼓勵更多病人使用這項服務
該醫院和新保集團旗下的
其他醫療機構
已從去年開始送藥不收費
直到明年3月,過去送藥收費為每次8新
陳篤生醫院每個月則有約1000次送藥服務
院方也從上個月提供免費遞送服務

衛生部兼律政部高級政務部長唐振輝
昨天在出席第29屆新加坡藥劑大會時說
新標準能更有針對性地滿足病人的需求
也確保送藥服務安全專業
讓病人和看護者對醫院外的持續護理更為放心
而且這項新標準不僅有實際推行
也真正做到了「便民」
48歲的阿茲曼有一個患有
罕見的Lowe氏症候群10歲兒子
這種病症導致孩子得長期服用的一種藥物
並且每天服用兩次

然而,這種藥物只能保存28天
因此這個父親就得每個月
到竹腳婦幼醫院藥房拿藥
往返路途加上等候時間就要三小時
玻璃瓶子也很重
不過就在幾個月前
他發現醫院能把藥物寄送到家
而使用這項服務後省下不少時間
他很開心地說:

送藥服務很可靠,遞送人員知道要如何儲存藥物,我現在有更多時間陪家人和當義工。」

可以看出有了這個新標準
還是能在蠻大程度上幫助到居民的
讓送藥服務更安全可靠
也有很大希望能讓本地醫療機構聯合招標
從而降低送藥成本
這樣藥價就能有所下調啦
新標準的推出
相信能取得不錯的成效
也可以看出小坡在醫藥這方面的投入
從來沒有半點鬆懈

包括對抗生素的控制
當局一直在不斷地教育醫療保健人員
和民眾如何正確使用抗生素

醫生有必要意識到我們不應該隨意配抗生素,尤其是當患者提出要求,我們也不能因此配藥。同時我們也必須教育公眾,並非所有情況都需要使用抗生素。」
另外要說小坡和國內很不一樣的地方
「買藥」的地點算是一個

便民藥房

要是在別的國家逛大街
不說五步十步,可能拐個街口
就能看到"XXX診所"或是「XXX藥房」
基本上看病的賣藥的地方
可以說是隨處可見
但是小坡倒是完全相反
除了大醫院
大部分的家庭診所都是「傍」組屋而居
或是緊鄰著小販中心也會有

至於買藥的地方更是「屈指可數」
要買到日常用的非處方藥
就要專門找這幾家店下手
比如屈臣氏,佳寧,Unity等
說到這估計有的國內小夥伴就奇怪了
屈臣氏不賣化妝洗浴這些用品的麼
什麼時候改開藥房了

這就是小坡的特別之處了
沒錯,走進店裡一眼看去
前排好幾個貨架都是賣化妝護膚的
然鵝還是拐個彎
就會發現一個小小的櫃檯
掛著Pharmacy在角落裡窩著的
到這裡就能買藥了
而且不要覺得這些
在個人護理店裡的藥柜子「不專業」
事實上很多新加坡的非處方藥
恰恰要在這裡找才有

比如感冒發燒吃班納多
藥片沖劑糖漿應有盡有
還有的藥效是針對腰酸背疼的
比如斧標驅風油什麼的
頭痛頭風就摳一點出來
在穴位上或是額頭甚至鼻子那邊搓一搓
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還有的更多治療喉嚨痛
治療過敏甚至是治療便秘等這些常見病的
都是有相對的專門藥品的
還很容易買到

而且在藥物的先進程度上
小坡絕對是排得上號的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 批准的
癌症藥物往往在 3-6 個月之內
會在新加坡獲得批准上市
可見新加坡的醫藥體系
還是蠻不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