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新加坡是全世界上最注重環境保護的國家之一,這裡的街道非常整潔而有序,這對於一個人口密度如此大的國家是極其不易的。
新加坡對於社會秩序的管理採用的是「重懲策略」,早在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一位叫麥可·費伊的美國男孩在新加坡的街頭往汽車上面塗鴉而被處以了鞭刑。此事一出立刻在全世界引起了軒然大波,連美國總統柯林頓都坐不住了,出面進行了干涉。

對於美國人來說,他們不太接受這樣有些「原始」的懲罰行為,他們認為這有些過於野蠻和嚴苛了,當然,也有一些同樣遭遇私家車被塗鴉的受害者對此表示贊同,他們認為美國人把這些孩子們都慣壞了,是時候該有人站出來該管管他們了。
一些專家們就曾表示過,這等「小事」如果發生在美國有很大可能不會被判刑,一般情況之下也就是判一周的社區勞動作為補償就足夠了。
美國是個法治國家,雖然法律非常健全,但是對於類似塗鴉和丟垃圾的這種行為的處罰並不苛刻。但這件事如果發生在新加坡,那可就沒這麼簡單了,新加坡的鞭刑可不是做做樣子,那是真下「狠手」,用一個大棍子,上面拴一個大鞭子,輪圓了一鞭子下去起碼得躺兩個月。

那真是皮開肉綻,而且很容易在屁股上留下傷疤,這次不太光彩的事件會跟隨你一輩子,身上的疤痕會時時刻刻提醒著你該如何遵守秩序。
在處罰的現場,醫生嚴陣以待,動手的時候幾個人上去把受罰者「五花大綁」,固定的死死的。
每打一下醫生會過來診斷一下,如果醫生認為你還能扛得住,那就繼續打。如果醫生認為手下的狠了,受罰者身體有點扛不住,那今天就先打到這裡,回醫院休養生息,等傷好了以後出來接著把剩下沒打完的鞭子補上。

這位美國少年在醫院躺了三個月以後,從此別說再塗鴉了,看見汽車恐怕都要繞著走。
「麥可·費伊塗鴉事件」同時還反應出了新加坡這個國家對於法律執行的堅決程度,哪怕是柯林頓公開出面講情,新加坡方面也不給面子,拒絕對他網開一面,所以想通過一些非常規手段去躲避懲罰的人們就只能死心了。
儘管新加坡是個「彈丸小國」,在國際上方方面面都離不開和美國這樣的大國進行合作,但在刑罰上他們決不讓步。
後來,新加坡又開出了「高空擲物」的第一個罰單,同樣引起了極大的關注,一名三十八歲的男子三天的時間裡從樓上往下面扔了34個菸頭,被法院判處罰款1.98萬新元,大概摺合人民幣9萬元左右,除此之外他還要做五個小時的社會清掃。

因為扔菸頭而被罰款到傾家蕩產,這事看起來有些殘酷,但新加坡就是以這樣又簡單又有效的方式來進行整治。
而到了2019年,新加坡的「重罰策略」仍然不減當年之勢,在剛剛過去的9月3日,當地一名27歲的男子在樟宜機場被捕,原因是他購買了飛機票但並未如約登機,等待他的是兩年監禁或最高兩萬新元,相當於十萬合民幣左右的罰款。
這個冒失的年輕人為了進入機場中轉區與妻子來個浪漫的告別而特地購買了機票。但送別妻子之後,而他本人其實並不打算登機,隨後他便被警方逮捕。

很多人會有些不解,買了機票不登機後果由自己承擔,機票錢不退不還不就得了嗎?為什麼會上升到法律的層面之上?
在新加坡濫用登機牌被列為一種非常惡劣的犯罪行為。根據新加坡《基礎設施保護法》中的明確規定:任何沒有打算乘飛機卻進入樟宜機場登機口區域的人都可能會被起訴。而這名男子被捕的案例並不是孤案,自年初以來,已經有三十三人因違反這條規定而被逮捕。

雖然對於新加坡的「重罰策略」很多人有著不同的看法,但這樣的制度體現出了一個顯而易見的現象:短時間內想要制止違規行為的發生就要採取加大違規處罰的方式,人類發展到最為理想化的階段當然是依靠個人素質、修養、道德來約束自身行為,但目前來說,如果處罰力度太小,違規成本過低,導致很多法律規定對於違法者來說震懾力不足,很多人就會不當回事,常常鋌而走險。針對這樣的情況,加大處罰力度,增加違規者們的違規成本才是更容易見成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