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人力部長楊莉明今天下午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人力部開支預算時,也當了一回大派糖果的「財女」。(國會視頻截圖)
作者 張麗苹
如果說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是正牌「財爺」,那人力部長楊莉明今天下午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人力部開支預算時,也當了一回大派糖果的「財女」。 楊莉明演講時用中文強調說:政府將會竭盡所能,優先保障國人的飯碗。
她口中的「保障飯碗」的對象主要是中老年員工。
楊莉明呼籲本地企業秉持「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精神,實現「企業有一老,就如有一寶」的願景,協助更多年長者滿足工作更久、儲蓄更多的心愿。

楊莉明。(國會視頻截圖)
人力部今天也丟出了好些魚餌 「只要本地企業肯留任或聘請越多的『老』,就能獲得更多的『寶』。」 先來看看今天派發的糖果有哪些。
第一個糖果:保年長員工飯碗
除了逐漸在2030年之前提高年長員工的退休年齡至65歲和重新僱傭年齡至70歲以外,接下來10年內,年長員工能得到的僱主公積金繳交率也會逐漸提高,第一回調高將在2021年1月1日進行。
從2020年到2022年這三年內,人力部將為年長員工推出13億新元的補貼配套。這筆錢是給企業的,不過會間接進到年長員工的口袋。 有鑒於許多企業不太願意聘用年長員工,人力部將在2021年開始推出總額約為6.6億新元的「年長員工就業補貼」(Senior Employment Credit)。
僱主如果在2021年至2022年聘用年齡在55歲或以上的年長本地員工,將能從人力部獲得相等於該名年長員工薪金8%(最高)的補助金。
不過,要拿到這個最高的8%薪金補助,僱主必須聘用年齡在67歲或以上的員工。如果聘用的是年齡介於55歲至59歲的員工,僱主2021年只能得到2%薪金補助、2022年能獲得1%薪金補助。(員工越老,補貼越多)
在2021年,人力部也會在調高年長員工僱主公積金繳交率的過渡期間,協助僱主抵消公積金繳交金額增幅的50%。為此,人力部將撥出總額8000萬新元的補貼。

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李顯龍總理(前左一)2月14日走訪樟宜機場,向機場德士服務協調員等年長員工了解疫情如何影響他們的工作。(聯合早報)
那些願意先行一步將員工退休年齡和重新僱傭年齡提高的公司,還能獲得「退休與重雇年齡率先調高津貼」(Senior Worker Early Adopter Grant)。
那些願意為年長員工提供部分工時職缺的僱主,每間公司將能獲得高達12萬5000元的「部分工時員工重新僱傭津貼」(Part-Time Re-employment Grant)。
上述兩項津貼加起來的總額約為1億新元。估計將有11萬家企業和57萬名員工在年長員工補貼配套下受惠。 樂齡補貼計劃目前惠及15萬名年長者。從2021年1月1日起,計劃下每個季度的現金補貼將增加20%,而且條件也將放寬(以往只有月薪1100元或以下才能受惠,以後凡是月薪在1800元或以下者都能受惠),讓額外10萬名年齡在65歲或以上的年長者得利。政府2021年預計需投入6.2億新元來運行這項計劃。
退休戶頭配對填補計劃也將以一元對一元的方式,為年齡介於55歲至70歲,公積金存款較低的國人,在接下來五年內每年提供高達600元的資助,增加他們的退休儲蓄金額。主要受惠人群將是散工和「沒領工資」的家庭主婦等,讓他們能累積更多的退休存款,為晚年作好準備。
估計每年將有43萬5000人符合條件參與這項計劃,每月可領取的公積金終身入息將多出高達80元。
第二個糖果:保中年員工飯碗
中年員工指的是40多歲至50多歲的新加坡人。他們當中有不少人正面臨中年轉業困境。
楊莉明說,這群人是政府加強力度重點幫助的對象,因此人力部推出了7.5億新元在未來5年內協助中年員工「掌握自己的事業、開拓新領域,讓他們在職場上開創新天地。」 「四五十歲的中年員工,恰好處於必須養家餬口的人生階段 —— 上有年邁父母、下有正在求學的子女,並且大多數都還在供房子。他們擔心,儘管努力工作,能不能避免被時代淘汰? 」 正牌「財爺」在2月18日宣布的財政預算案里,特別關照了這群中年人,讓他們享有總額1000新元的技能創前程培訓補助津貼,比其他25歲或以上的國人多出500元補助,可以用來多上一些培訓課。

國人在技能創前程下學習職總推出的電腦編碼培訓課程。(海峽時報)
楊莉明說,從今年4月1日起,所有40歲或以上的中途轉業新聘員工在參加入職培訓計劃(Place and Train)時,培訓期間幾乎所有的薪金和培訓費用都將獲政府支援。
「僱主如果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培訓中年員工或是中途轉業者,就能享有90%的雇員薪金支援。員工一旦完成培訓,僱主也將獲得薪金補助,相當於員工薪金的兩成,為期6個月,總額可達6000元。正所謂六六大順,希望能夠說服老闆們放開胸懷,給中年員工以及中途專業的人士,更多機會在職場上發揮! 」 僱主將在聘用上述中年員工長達半年後,一次過收到這筆頂限為每名員工6000元的獎勵。
第三個糖果:保自僱人士飯碗
受到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的打擊,許多工作都被臨時取消或延期,首當其中的就是自僱人士,如德士司機、私人計程車司機、導遊和自由業者等等。這群人占了新加坡本地勞動隊伍的8%至10%。

新加坡導遊慶祝國際導遊日。( 導遊協會提供)
為幫助這些自僱人士,人力部將額外撥出3600萬新元,讓全國職工總會執行「自僱人士培訓支援計劃」。 在這項支援計劃下,自僱人士若參與職業領域相關的培訓,除了課程費用可用技能創前程培訓補助來抵銷之外,在上課期間,每天也可獲得高達60新元的現金補助(每小時7.5元),受訓時長不受限制。
舉個例子:
一名45歲的自由業體育教練決定上一些與生意管理相關的技能課程,如金融科技、數碼營銷、設計思維等等。這門課一共有6個單元,長達12天90個小時。扣除政府在培訓費用上的90%津貼後,他只需支付10%的學費,相等於400新元(這部分可用技能培訓補助來支付,因此他一分錢都不必花)。
不但如此,人力部每小時還會給他7.5元的津貼,因此在上課的這兩個星期內,他還可以收到675新元的培訓津貼,讓他在有機會在提升技能的同時,也不會損失太多收入。
楊莉明說: 「我籲請自僱人士好好善用這個培訓計劃,在獲得薪金援助的同時,也能學習新手藝。」 那些採用「邊賺邊繳」(Contribute As You Earn)的自僱人士,也將能在今年獲得政府一元對一元的資助,頂限為600元。
自僱人士每繳交滿600元的保健儲蓄存款,在政府一元對一元的資助下,戶頭裡將會出現1200元的保健儲蓄存款。楊莉明說,人力部預計每年約有3000名服務於政府機構的自僱人士,通過這項計劃來繳交保健儲蓄存款。
第四個糖果:保低收入員工飯碗
從今年7月起,本地員工的薪金必須超過1400元,才能被當成「全職員工」,來決定僱主可聘用的外籍員工的人數。

從事清潔、保安、交通等基本服務行業的員工的收入微薄。在2012年,一名市鎮理事會的本地清潔工一天工作八個小時,需要清理四座組屋,才能夠每月賺取1000新元。(聯合早報)
楊莉明說,當局一直定期在調整全職員工薪金定義數額,這個門檻去年7月剛從1200元上調至1300元。她還說,大部分僱主的外籍員工人數不會受影響,因為那些僱主的公司里沒有薪金低於1400元的本地員工。
此外,申請就業准證的最低薪金要求,人力部也會進一步從目前的月收入3600新元上調至3900元。 從今年5月起,所有新的就業准證申請者都必須滿足新規定的薪金要求。申請更新准證者,新規定將在2021年5月才生效。
如果僱主覺得外籍員工「越來越貴」,很可能就會考慮多聘用本地員工,因此這項措施對本地員工來說未嘗不是一個甜甜的紅棗。 這四個糖果,你吃到哪一個?滋味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