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宜機場試用自動化登機橋,更安全省人力

樟宜機場試用自動化登機橋,操作員只須在控制屏上按幾個按鈕,登機橋就能自動停靠在飛機艙門外20毫米的位置進行對接,相比原來須由操作員用控制杆對接的做法,可減少人為失誤的風險,整體也能節省人力。
兩架自動化登機橋星期五(8月25日)開始在第一搭客大廈(T1)試行,率先採用的是酷航從香港飛抵新加坡的TR981班機。荷蘭皇家航空和曼谷航空也有可能下周起試用。
樟宜機場集團星期四邀媒體到T1空側,了解登機橋的運作。
目前,操作員在飛機抵達前約15分鐘,須到登機橋上的控制板,檢查登機橋是否運作如常,包括可以上下左右移動和伸展遮篷。
飛機抵達時,操作員會根據相應的機型啟動登機橋。登機橋可自動移到距離飛機約半米遠的位置,隨後就須操作員用控制杆來挪動登機橋,與艙門對接,好讓乘客安全地下機。
這十分考驗操作員的技術,因為他們必須確保登機橋離艙門越近越好,又要避免擦撞。整個過程最長得花兩分鐘,主要取決於操作員的熟練程度。
全自動的登機橋由現有登機橋改造而成,可自動進行飛機抵達前所須做的檢查,並採用10個感應器和攝像機,協助辨認艙門位置和檢查艙門和登機橋的距離等,以準確安全對接。
登機橋輪子安裝了光學雷達(LiDAR)感應器,在偵測到周圍有人時會放慢速度並停下,保障人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