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後就要步入婚姻殿堂,女總監在29歲當新娘之際確診子宮內膜癌,全身詳細掃描後,竟還發現3公分大的腦膜瘤,6年來與病魔展開搏鬥不向命運低頭。
頑強鬥士張惠芳(35歲, 項目總監) 告訴《新明日報》, 2016年才29歲的她,人生才剛要開始邁入下一個階段。但有時候又覺得自己慶幸, 如果沒有被確診第一期子宮內膜癌,也不會發現腦膜瘤。因為她完全沒有任何症狀。
張惠芳坦言雖感到震驚和難過, 但仍保持冷靜解決問題,優先治癌保命。

張惠芳與病魔展開搏鬥,不向命運低頭。(受訪者提供)
醫生建議她切除子宮,但想到自己還年輕,丈夫對育兒有憧憬,於是選擇先進行保守的荷爾蒙治療。但治療效果不佳,一年多以後癌症擴散到第三期,只能進行手術,之後再接受癌症化療。
但這一切還沒結束,張惠芳還有腦膜瘤需要解決。因癌症延誤3年治療,她的腦膜瘤長大至三、四公分,已輕微影響腦部,若不進行手術,可能面對中風風險。去年7月,張惠芳又再進行一場大手術,在重症監護室觀察三四天,才被轉到普通病房留醫三周才出院。
儘管咬緊牙關與病魔對抗, 張惠芳從不埋怨, 給別人帶來陽光, 甚至會給人錯覺「 你怎麼都不像是生病的人」。
張惠芳受訪時說,家族沒有癌症病史,她懷疑可能是壓力造成荷爾蒙失調,從而引發子宮內膜癌。
她過去在跨國公司擔任項目總監,熱愛這份工作的她幹勁十足,經常日夜顛倒,雖樂在其中,但也面對許多壓力。除此之外,她生活沒有其他不良習慣。

張惠芳感謝丈夫不離不棄,讓2016年的這場婚禮格外珍貴。(受訪者提供)
為了尋找經歷相同病情的人, 張惠芳成為新加坡腦瘤組織(Brain Tumour Society Singapore , 簡稱B T S S)一員,經常參與組織每月的座談會, 她也公開自己的切身遭遇,希望呼籲更多年輕人注重身體健康檢查。
「我感覺腦瘤和癌症有年輕化的趨勢,這是非常可怕的。通過腦瘤組織,我結識很多相同情況的人,給予我支持和安慰,讓我感覺我不是孤軍奮戰。」
在獲悉病情後 ,張惠芳便與家人和未婚夫商量,同時她也向未來夫家表明,癌症緣故可能導致今後很難懷孕,無法讓他們抱孫。
令她感動的是,丈夫、夫家與她自己的家人都十分支持她積極配合治療,婚禮也會照舊舉行。
「看到大家的態度後,我心裡很感動,這也讓我那天的婚禮變得格外珍貴。」
她告訴記者,腦部手術後,左邊身體變得麻木,在重症監護室時就開始進行物理治療,目前她未恢復完全,臉部仍感到麻痹,但給與她更大挑戰的是左手無法像過去一樣活動自如,甚至連簡單的拿起手機都有問題。
坐不住的她正積極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她說,打字較慢,但沒有出現記憶力或其他手術後遺症,希望明年以優異成績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