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是最無心工作想家的一個月
剛剛欣賞完跨年煙花
小夥伴們最期待的春節即將來臨

新加坡七百二十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華人占新加坡總人口的3/4
融合著各個地方的文化習俗
今天就一起來看看看看
新加坡的春節習俗和中國有哪些不同
撈魚生

撈魚生(「撈」是粵語「拌」的意思)是馬來西亞及新加坡過農曆新年時的特色賀年食品,多於正月初七食用,代替七菜羹或七菜粥。
七彩繽紛的魚生有七彩燦爛、「風生水起」及「越撈越旺」的意頭。撈魚生材料包括魚生、生菜絲、西芹絲、紅蘿蔔絲、沙葛絲、黃瓜絲、紫包菜、薑絲及花生碎等,醬料以酸梅膏加桔子汁添糖水調成。每放入一種配菜都要配合相應的吉利話,最後再一起用筷子高高夾起,夾得越高好運也越多:撈到風生水起,吉祥如意!

大橘大利
新年的水果肯定少不了橘子,畢竟橘子寓意著「大橘大利」,而和桔子相近的柑也是一樣的,「柑」在粵語中與「金」同音,有財源廣進,多福多金的意思。
新加坡的習俗中過年走親訪友,或是自己在家都會買上柚子和柑。金桔也寓意著金銀入門、財源滾滾,而帶著桔子拜年,也是新加坡的本土習俗之一。春節期間,在新加坡客人登門拜年,基本都會帶2個金桔上門,有雙數有好事成雙,寓意吉祥的意義。而臨走的時候,主人也會回贈客人兩隻桔子,有來有回,互相祝願新的一年。


黃梨撻
在新加坡過年中,新年點心必不可少之一就是黃梨撻,這是一種是類同於峇峇娘惹的傳統糕餅,和傳統的鳳梨酥有很大不同,小巧精緻、而且餡也在外面。在廣東和潮州話中黃梨撻,有「旺來」之意,不僅過年時候吃黃梨撻,商家也會把黃梨,擺在門面以圖吉兆。


紅包小禁忌

在新加坡過年,紅包也是必不可少的。給孩子們的紅包,晚上要放在枕頭邊,就能幫助孩子避開「年」和各種妖魔鬼怪。在新加坡也不例外,長輩們也會在春節這天給孩子們,紅包和滿滿的祝福。但有些禁忌在新加坡要注意:包紅包要包偶數不可以包奇數,數額不可以帶有「4」的數字,當面拆紅包也是不禮貌的行為哦。
對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也要辨別是否可以發紅包和紅包的數額哦!沒結婚的長輩不可以送晚輩紅包。根據新加坡一項調查顯示,紅包發給不同的人,給的數額是不一樣的。發給父母的錢數在200至500之間;發給兄弟姐妹,錢數在20至50之間;發給子女,錢數則在28至100之間,其他人就更少一些了,不過這個數據僅供參考。另外在新加坡,同一個孩子從剛出生到長大,不同年齡段收到的紅包也有差別,說簡單點兒就是年齡越大,收到的紅包越少。

恭喜發財 大吉大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