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總理(Lee Hsien Loong)在2022國慶群眾大會中重申,發展樟宜機場五號航站樓(T5)是新加坡航空業長期發展計劃的一部分。
T5航站樓對新加坡的航空業的未來至關重要:它每年可接待的乘客大約可達5000萬人次,超過了一號航站樓(T1)和三號航站樓(T3)的總和。T5航站樓必須具備龐大的客流量處理能力,來應對到21世紀30年代中期其正式投入使用時,前來新加坡旅遊的客流量預計的翻倍情況。
T5航站樓的規模巨大,尤其是與近兩年慘澹的航空旅遊業相比。此前受新冠疫情影響導致的邊境關閉,使得旅遊業幾近停滯,由此暫停了兩年建設T5航站樓。
但隨著更多國家進入疫情常態化階段,航空業將重回正規。根據亞太航空公司協會(Association of Asia Pacific Airlines)的數據,與2021年同期相比,亞太地區2022年第一季度的客運量增長了2.5倍以上。
然而,亞洲國家開放邊境的程度各不相同,因此亞太地區航空業恢復的速度落後於其他地區。東南亞的航班運力僅為疫情前水平的66%,而歐洲為88%,北美為90%。
與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相比,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在內的大中華地區重新開放的速度更慢。
主要原因在於中國仍堅持清零政策,並限制本國公民的出入境。中國人本應是大中華區旅遊業的主要消費群體,而嚴格的疫情防控政策使得當地航空業持續低迷。比起中國,菲律賓的乘客座位預訂率在1月份增至新冠疫情之前的20%,然後在6月份增至40%。
新冠疫情前,中國遊客占東南亞遊客總數的近三分之一。雖然中國的「清零」政策抑制了大中華區的旅遊業增長,但新加坡等其他國家仍然可以利用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甦推動旅遊業回暖。

▲點擊圖片,收聽第一部分音頻
新加坡的入境旅遊業正在加速發展
T5航站樓的建設工作在暫停兩年後於今年5月恢復可謂恰逢其時。作為東南亞國家中入境航班增加最多的國家,新加坡現在擴建樟宜機場,將搶占旅遊業復甦的先機。
自4月取消旅客出發前的核酸檢測要求以來,新加坡的旅遊預訂量有所增加。一家當地旅行社報告說,定製旅遊的支出已從每人2000新元激增至4000至6000新元。這可能是由於遊客在新加坡停留的時間更長了,從3到4天到長達10 天。
雖然T5的未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目前入境旅遊的回升反映了新加坡的戰略位置:這裡是東南亞通往歐洲、美洲和非洲等其他地區的航空中心。
自2013年國慶群眾大會上提出T5建設計劃已過去接近十年之久,它是新加坡鞏固全球航空樞紐地位長期戰略的一部分。
為後疫情時代航空業復甦做好準備
應對疫情的經驗表明,樟宜機場需要更靈活、更安全的運作方式以應對疫情的再次衝擊。因此,重新設計後的T5能夠根據需要來彈性調整運作規模,必要時可拆分為較小的子航站樓(sub-terminals),來用於檢測或隔離高風險旅客。
在疫情期間,樟宜機場在為客戶提供自動化、無接觸式、無縫旅遊體驗上積累了大量經驗,這使得樟宜機場能夠快速有效地隔離不同航班的乘客,以減少交叉感染。
樟宜機場希望可以藉助的另一個長期航空趨勢是可持續性。人們對環境友好型旅行和住宿的需求日益增加,他們也對關注身心健康的旅行活動需求越來越大。
T5將通過採用太陽能電池板、智能建築管理系統和結合熱能儲存的區域冷卻來實現脫碳,從而降低運營成本。它還將使用更清潔的航空燃料,如可持續航空燃料。

▲點擊圖片,收聽第二部分音頻
T5航站樓將抓住國際旅行的
指數型增長趨勢
由於缺乏國內航空市場,新加坡與全球其他機場相比處於劣勢地位,因此新加坡正通過重啟T5建設計劃來抓住國際旅行爆發性增長的趨勢。
儘管亞太旅遊協會(Pacific Asia Travel Association,PATA)預測,前往亞太地區的國際遊客數量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但自2022年初以來,亞太地區的國際航班運力幾乎翻了一番。
今年6月,新加坡支線航空公司共運送了900萬名國際乘客,僅為2019年6月人數的28.3%,但同比增長了6倍。樟宜機場的客流量是疫情前的55%,恢復速度超過預期。
新加坡計劃在2022年第二季度舉辦更多的會議和展覽,並在10月舉辦一級方程式錦標賽(Formula 1),因此將繼續保持客流量回升的良好增長趨勢。樟宜機場集團需要在2022年底前填補250個職位空缺,新加坡航空公司也正在招聘更多的空乘人員,以應對預期的需求增長。
樟宜機場T5航站樓的發展是新加坡成為亞太地區航空樞紐的關鍵。正如李總理在國慶群眾大會上的演講所說,「T5航站樓將向世界展示新加坡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文章來源:本文首發於亞洲新聞台(ChannelNewsAsia, CNA),2022年10月3日,星期一
作者:Faizal bin Yahya,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內容來自於作者,不代表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官方機構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