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新加坡人每年浪費近1000萬噸食物,估計占所有食物產量的1/3。水果和蔬菜占比最大,約占所有浪費食物的30-40%,而丟棄的可食用果皮占每年食物浪費的15%。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由廢棄果皮製成的超薄材料,具有特殊的光熱轉換性能,可用於凈化污水的設備。
從廢棄物到新材料
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的洪輝祥助理教授成功地利用椰子殼、橙皮和香蕉皮製造了 MXenes,這是一種與石墨烯具有相似特性的導電無機化合物,常用於電子行業。
MXenes由碳以外的其他元素製成,具有更好的光熱轉換性能,其層狀結構具有多個開口通道,可以讓水輕鬆通過。 同時,MXenes的強度是是鋼的數百倍,並且非常輕薄。其卓越的性能能取代工業應用中的傳統材料,例如儲能、光學和傳感器。
過去製成Mxenes需要開採原材料才能合成, 因此價格昂貴且製作複雜過程。洪教授設計了一種簡單的方法,能將果皮碳化以製造 MXenes。由果皮製作的 MXenes 只需傳統製造方式三分之一的成本。

來源:NTU NEWS
MXenes未來應用:太陽能蒸餾器
目前,洪教授計劃將他的 MXenes用於太陽能蒸餾器,即利用太陽光來蒸餾髒水。傳統的蒸餾法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巨大的能源成本,因此只有已開發國家才能負擔得起。太陽能蒸餾器比現有的蒸餾方法更便宜、更便攜、更環保,因為只需一層薄薄的 MXenes 即可有效傳導來自太陽的熱能以蒸餾污水,無需化石燃料。

來源:NTU NEWS
洪教授創造的太陽能吸收器原型是由MXenes製成的,平均光熱轉換效率為90%。這比商業太陽能吸收器的效率高30%,因此,產水率比商業太陽能吸收器高50%。這種便利且環保的太陽能蒸餾水方法可以使用在缺乏燃料和清潔水的災區和農村地區,協助居民獲得乾淨的用水。
未來洪教授也計劃將MXenes用於儲能和電池製造等應用。

來源:NTU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