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在公園附近的年長者較常鍛鍊身體。
(新加坡訊)居住環境影響生活習慣,住在公園附近的年長者較常鍛鍊身體,而住得靠近咖啡店的年長者或許因為較常與煙友聚會,吸菸率較高。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和國大醫學組織的研究團隊,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之間對宏茂橋市鎮497名60歲及以上、住在組屋的年長者進行入戶調查,探討課題之一是年長者的健康和環境之關係。研究報告去年12月刊登在期刊《BMC老年醫學》中。
報告提到,吸菸和缺乏運動是年長人口患病和死亡的主要風險因素。煙客的運動體能和抗疲勞能力也預計會降低,因此晚年較不可能經常鍛鍊或獨立活動。
研究範圍是宏茂橋3道和10道毗鄰宏茂橋地鐵站的組屋區,宏茂橋鎮東公園(Ang Mo Kio Town Garden East)在其西北邊,區內居民步行過天橋即可到達。附近有四家咖啡店,其中三家在調查區東邊。
區內有32座組屋,其中八座低樓組屋(約三層樓高)歸為一座,研究人員總計分析25座組屋。每座受訪人數大致相同,占整座居民總數的3%到7%。
研究人員詢問年長者的問題之一是「你每周會運動幾天?」年長者的回答分為三類:不運動、一周運動數天和每天運動。
調查發現,與宏茂橋鎮東公園相隔一條馬路且距離不到200米的三座組屋,年長者的運動率較高、吸菸率較低。研究人員提出,這可歸因於新加坡公園禁菸,外部環境限制吸菸行為,傳播了社會不認可吸菸的公共衛生宣導信息。
吸菸者的群聚規律(cluster pattern)比運動者更明顯。調查發現,距離咖啡店不到200米的七座組屋,吸菸率高。尤其是組屋區東邊的組屋,不僅靠近咖啡店,而且離公園較遠,年長者吸菸率較高。
研究報告提到,咖啡店是私營的食肆,約有八到10個攤位售賣餐飲、酒類和香菸。多數咖啡店有電視和指定吸菸區。由於政府已在大多數公共場所禁菸,咖啡店的指定吸菸區相比之下更歡迎吸菸者,是它與其他場所的不同之處。

宏茂橋組屋區年長居民的運動率和吸菸率。
年長男性喜在咖啡店社交
報告說,吸菸的年長者會群聚在咖啡店附近,這個研究發現突顯出公共空間在影響人們健康,與原地養老方面所發揮的社會文化和環境作用。
「年長者,尤其是男性,表示咖啡店是他們日常生活中最有意思的地方。咖啡店的社交互動非常隨意和流動,他們與店主熟絡,並願意與陌生人拼桌和互動。」
不過,研究人員也發現,並不是所有咖啡店附近的組屋,年長者吸菸率都較高。咖啡店內,以及周邊其他地方所出現的社交互動,都可能對年長者是否群聚吸菸起到作用。
例如,在受調查的組屋區東南邊的咖啡店D(見圖),研究人員就觀察到坐在吸菸區主要是成群結隊的年長男性,他們會從飲料攤購買飲料和香菸。相比之下,靠近地鐵站和購物中心的咖啡店A,坐在吸菸區的以午休的年輕男性和上班族為主,很少看到一群吸菸的年長者長時間坐在那裡。
在不同咖啡店裡進行社交的群體不同,也可解釋為何組屋區西部四座組屋,雖然靠近咖啡店A,但組屋年長者的吸菸率低,運動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