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緯壹貨櫃小販中心Timbre+是一個融合不同國家美食的小販中心,體現了我國多元文化的一大特色。當中,有攤檔還聘請不同族群人士當管理或助手,「黃記雲吞麵」便是其中一個,聘請了一名印度籍阿嫂賣華族雲吞麵。
這名41歲的印籍阿嫂名帕爾文(Parveen)在攤位上負責點餐、收錢,也幫忙煮麵,處理配料,手藝純熟靈活,儼然是一名廚房頭手;不僅如此,她還說得一口流利華語,遇到華族顧客,她都用華語跟他們攀談,非常親切,討人喜愛。
印籍阿嫂會講多種語言
帕爾文的母語是旁遮普語,除了講得一口流利華語,她也會講英語、馬來語、印度尼西亞語和福建話。這些都是她26年在餐飲業工作中學來的。
帕爾文說,她的第一份工是在快餐店打工。當時還不會說華語,但工作夥伴都是不會講英語的年長者,導致傳達信息時,常常出現錯誤。因此,帕爾文在快餐店工作的十年間,向工作夥伴學習了許多不同的語言,現在說得一口流利華語,也是那時候學來的。

黃記雲吞麵。圖:周恩綺
未來計劃和朋友開店
帕爾文受訪時表示,在餐飲行業里,她常需要與不同族群的顧客和廠商溝通,所以認為掌握多種語言對她的工作很有利。她說「顧客用什麼語言和我點餐,我就會用什麼語言回復他們。有些廠商因為不會讀英文,所以我在訂購食材時,需要用中文和他們溝通。」
帕爾文目前在「黃記雲吞麵」擔任廚房助理,負責點餐、收銀,煮麵也是她的分內事。帕爾文說,她其實並不在意賣的美食屬於哪個族群的,最重要是要做得開心。
帕爾文受訪時透露,她未來也有計劃和身邊的朋友開店經營自己的生意,有可能會選擇做中餐。
類似景象將越來越普遍
「黃記雲吞麵」現任掌廚是業主的父親黃先生。黃先生說,現在有很多異族同胞都會說華語,之前也請過許多會說華語的異族同胞,如來自越南、馬來西亞、或印度尼西亞的員工。
隨著越來越多異族同胞加入華族美食行列,類似的景象在小販中心會愈加普遍,同時也凸顯我國作為多元文化熔爐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