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骨痛熱症進入高發期,普通民眾如何防範這一「奪命叮咬」

2021年06月20日   •   2萬次閱讀

因為新加坡地理位置和氣候的關係,一直是骨痛熱症(又稱登革熱)的的高發國家。尤其是6月至10月,是骨痛熱症的高發期。

而當新加坡上下正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看似消停了一會的骨痛熱症好像又有捲土重來之勢。

骨痛熱症病毒可分為四種血清型,DenV-1和DenV-2病毒是新加坡骨痛熱症主導病毒類型。通常由DenV-2病毒所引起的病例占比較高。然而2020年的數據顯示,當前新加坡DenV-3病毒所引起的病例(47%)已經高於DenV-2病毒所引起的病例(39%)。

骨痛熱症

骨痛熱症又叫做登革熱,通過黑斑蚊屬的幾種伊蚊傳播,把濾過性病毒傳染給人類。人類被攜帶病毒的伊蚊叮了就有可能會感染。症狀一般為發熱、頭痛、肌肉和關節痛,還會伴有典型性的麻疹樣皮疹。嚴重者會導致死亡,2019年新加坡因患骨痛熱症而死亡的人數為18人,創2017年以來新高!

骨痛熱症在新加坡是常年存在的可致命疫病,每年都有死亡病例。2019年新加坡因患骨痛熱症而死亡的人數為18人,創2017年以來新高!有鑒於此,新加坡有關當局對骨痛熱症的防範與宣導做得非常嚴謹,尤其在住宅和工地兩大人群流動最密集的所在。

新加坡政府認為,當前病例總數激增主要是因為伊蚊數量增加、氣溫變暖、民眾的免疫能力低弱。僅僅在2019年,全島總共發現1萬6000個蚊子滋生處,並對滋生蚊子的屋主採取了大約7900次執法行動。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此外新加坡國家環境局也發現,進入2020年以來本地出現更多受DenV-3病毒感染的病例,由於本地過去30年來不曾爆發,因此民眾對這個類型的病毒的免疫能力較弱。

目前新加坡全島目前有114個伊蚊黑區(Dengue Cluster,即密集發生骨痛熱病症的區域),包括:宏茂橋10道、裕廊西91街、崗沙路和景萬岸路等。

骨痛熱症有哪些症狀?

骨痛熱症病毒有4種之多,一次感染,康復後雖對之免疫,但仍受到另3種病毒的威脅,而第一次感染骨痛熱症有人或許不以為意,然而第二次感染卻能奪命,且病症更複雜,可能導致病者引發其他損害肺、肝和心臟的嚴重疾病。

通常骨痛熱症患者初期只是發燒,這種症狀比較普遍,所以難以分辨,加上骨痛熱症有潛伏期,太早診斷可能也驗不出來。

因此臨床上要確認是否染上骨痛熱症,最快的方法是驗血,檢查病毒存在與否:

病毒在染病後第二至第七天都會出現在血液里。如果是檢驗抗體,則需要5天後才能發現抗體的存在。因此在病毒爆發的期間內,發燒一定要就醫。如果其中一位家庭成員在近期內感染骨痛熱症的話,必須告知醫生,並要求醫生做骨痛熱症診斷檢驗,以策安全。

除了發高燒,骨痛熱症大部分患者還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如頭痛、肌肉和關節疼痛,眼球後部疼痛,作嘔和嘔吐

這些症狀一般會在被帶有病毒的伊蚊叮咬後的1.5至10天內出現,如果病況較輕,症狀會在兩天至一周內消失。如果病情較嚴重,上述症狀出現後的三天至七天內,情況會變本加厲,後期症狀包括劇烈腹痛、持續嘔吐、牙齦出血、吐血、呼吸急促和全身疲乏。

如果感覺不適應該求醫,請醫生做進一步檢查。此外如果持續發燒、高燒不退、精神狀態有異、頸項僵硬、呼吸困難,或是出現瘀點(Petechial Rash),也應該求醫。

尤其是患者年齡在11歲以下,或是患者曾經患上骨痛熱症,出現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就會較高。其中一種併發症即骨痛溢血熱症(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極有可能致命。

骨痛溢血熱症的症狀包括持續高燒和頭痛,患者亦可能出現喉嚨痛、咳嗽、作嘔、嘔吐和腹痛等症狀。

如果沒有及時求醫,兩天到六天內就可能休克,也可能突然倒下、嘴部發紫,而且脈搏變弱。

骨痛熱症並非終身免疫

症狀的輕重也和病毒血清型有關。骨痛熱症可分成四種血清型(DenV-1-4)。一般DenV-2會造成較嚴重的病症。感染了骨痛熱症,就會對某個血清型病毒有終身免疫能力,因此不太可能再次患上同個血清型的骨痛熱症。不過,患者日後還是有可能患上其他血清型的骨痛熱症。為何患過蚊症風險更大?第二、第三次患骨痛熱症者,一旦再被骨痛熱症纏上,血小板會降低;如血小板持續降低,血液不能凝固,情況就會變得嚴重,必須馬上送去醫院。

服用藥物有禁忌!

如果確診自己得了骨痛熱症之後,有的人有可能就比較慌亂了。所謂病急亂投醫,一些服藥的禁忌大家需要了解一下的。

骨痛熱症由病毒性發熱(Viral Ever)的一種引起的,故無特定藥物可治。患者除了多休息,還要補充足夠水分,以免因為高燒和嘔吐而脫水。 

如果只是輕微發燒,而且患者整體感覺不錯,其實可選擇自己服藥。

撲熱息痛

服用撲熱息痛(Paraceta-Mol)或有助退燒和舒緩關節疼痛,但要避免服用可能導致出血併發症的止痛藥物如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和那普洛辛(Naproxen Sodium)。

很多人對骨痛熱症卻認知不足和正確資訊,尤其使用抗生素處理髮燒症狀,反而會加重胃炎和出血症狀。所以如果你不確定是否患上骨痛熱症,最安全的做法還是及時就醫。

而要降低患上骨痛熱症的風險,

重中之重是避免被蚊子叮咬:

預防伊蚊是關鍵!

骨痛熱症傳染途徑,伊蚊是罪魁禍首,要降低骨痛熱症的傳播,防蚊是最關鍵的。因此新加坡政府民眾都嚴防蚊子滋生。

幾乎所有久居新加坡的人都知道,骨痛熱症防治的重點在不流動的水,故而所有無遮掩的容器,以及各種人為或自然形成的積水,都有可能成為病媒蚊繁殖的載體。

因此新加坡國家環境局製作的文宣,非常清楚地列出居家空間裡各種潛在風險,教導民眾正確放置器皿及防範積水的方法:

水桶必須清空倒置;花盆底盤必須每天刷洗或避免使用;室內花瓶須每日換水,同時也要刷乾淨花瓶內側的污漬,瓶內植物的根部則須用清水沖洗,以免暗藏蚊卵;廚房器具和儲水容器須蓋好,連碗盤架的托盤積水也務必清除。

圖片來源:Yahoo News

此外,新加坡國家環境局也建議民眾避免種植大葉植物,免得葉莖之間集積水分,不勝防範;倘若花盆裡的泥土過於干硬,則用鏟子反覆翻土使其鬆散。

針對有地住宅(Landed House)的住戶,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建議他們儘量減少或不使用帆布及塑料之類容易積水的材質搭建遮雨棚,並要求他們定期疏通屋頂檐槽,再於槽內加入Bti殺蟲藥;國家環境局也提醒有地的屋主要經常清除溝渠內的落葉和枝椏,留意並封閉樹洞;其他裝飾如噴水池或人工造景,則切記置入沙粒狀殺蟲藥,以免這些地方成為黑斑蚊產卵的溫床。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總結的每隔一天進行的「滅蚊5步驟」:

1.經常更換花瓶的水;

2.清除花盤積水;

3.將水桶等裝水容器倒放;

4.鬆開變硬的泥土;

5.每個月疏通阻塞屋頂檐槽,加入BTI殺蚊藥

但是畢竟蚊子那麼小,就算這樣的嚴防死守,也會讓人防不勝防!所以除了要做到上文中提到的「滅蚊5步驟」,自己也要多加採取措施。

可考慮在家裝置窗紗或防蚊網。

伊蚊最活躍於日出前日落後

儘量留在冷氣房或有良好防蚊作用的建築,特別是在日出前和日落後,因為這是伊蚊最活躍的時段。所以希望大家正在這段時間就儘量不要出門。

前往蚊子較多的地方時,應選擇保護功能較強的衣服,例如長袖衣和長褲,也應穿上襪子和鞋子,儘量不要暴露肌膚。

購買防蚊劑應檢查成分表

選擇防蚊劑時記得查看成分表,確保待乙妥(Diethyltoluamide,俗稱避蚊胺)含量至少達10%。特別是長時間在外,更應選擇DEET含量較高的產品。不過,幼童不宜使用含乙妥的產品。

如果使用味道濃郁的香皂或香水,可能吸引蚊子叮咬。因此,外出時應避免塗搽香水,沐浴和洗髮用品也以清淡為佳。

高風險人群尤其注意!

有的人會疑惑,為什麼自己總是被蚊子叮的整身都是,而有些人卻很少會被蚊子叮到?經過研究顯示,蚊子對於選擇的對象是有某一些的特質。

孕婦和排卵期女性

這些女性比較容易招惹蚊子,是因為體溫高,皮膚表面的揮發性物質多,這也和性激素分泌水平高有關係。

排汗量高者

人排出的汗液會使體表的乳酸值變高,從而對蚊子產生吸引力。

運動量較大者

人在運動後呼吸加快,呼出的二氧化碳會較多,蚊子對二氧化碳比較敏感。

深色服裝

蚊子具有趨暗的習性,穿深色衣服的人往往也會比其他人更容易成為蚊子的目標。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