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達城的辦公樓屬於甲級辦公空間,地點優越,頗受投資者青睞。(檔案照片)

位於水車路的受保留店屋以獨特的建築風格吸引投資者,不少租戶是外國企業和餐飲業者。
(第一太平戴維斯提供)
政府去年重拳出擊為熱火朝天的住宅市場降溫,不久前又宣布調高房地產稅,致使一些投資者考慮其他種類的房地產投資。
本期《樓市乾坤》邀請專家對不同房地產的利與弊進行解析。
擁有房子是許多新加坡人的人生目標之一,除了自住之外,許多人購買住宅作為投資。
根據高緯環球(Cushman & Wakefield)研究提供給《聯合早報》的數據,去年本地住宅交易總額高達699億元,占各項房地產交易總額的91.7%,這包括自住和投資型交易。
其餘的商用房地產交易,店屋和工業空間去年的交易額都是19億元,辦公和零售空間的交易額則分別是18億元和7億元。
自從政府在去年12月推出新一輪房地產降溫措施之後,投資型住房交易可能減少。政府將購買住宅的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調高五至15個百分點,同時也收緊總償債比率(TDSR)頂限和調低建屋發展局組屋房貸的貸款與估值比率(LTV)。
政府日前也在2022財政年預算案中宣布調高房地產稅,增加稅收,受影響的主要是中高檔住宅。
個人要投資住宅房地產,所需金額比以往更高,房地產市場分析師建議投資者考慮選擇店屋和屬於分層地契的辦公、工業和零售空間,因為這些商用房地產大多不受最新降溫措施影響。
高緯環球(Cushman & Wakefield)研究部高級經理黃顯洋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買家不用為商用空間支付額外買方印花稅。若買下工業空間後的三年內脫售,只須支付賣方印花稅。若購買包括住宅部分的店屋,就要為住房部分支付ABSD。」
此外,多數商用房地產的價格水平也比住宅稍低。
根據黃顯洋的統計,屬於分層地契的辦公、工業和零售空間,整個單位的中位售價分別為150萬元、100萬元和80萬元。
不包括集體出售項目的非有地住宅單位中位價則是150萬元,相比之下,商用和工業房地產的價格較低。店屋價格則較高,整個單位中位價格為550萬元,較適合高凈值人士。
他也認為,投資在住宅以外的房地產可讓整體投資組合更多元化,降低住宅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
對於資金較少的投資者來說,選擇這些房地產的好處還包括可申請最高80%的銀行貸款額,高於買第一間住房的75%最高貸款額。
這類房地產的另一個優點是新供應不多,這為價格未來上漲帶來空間,而且商用租約也比住宅租約長。
博納產業(Propnex)研究與內容主管黃秀瑩受訪時說:「商用租戶通常會簽下較長租約,例如兩年或三年,之後延長三年,有些租約更長。這顯示商用房地產能提供穩定收入。住宅租戶一般上簽署較短的一年租約,屋主必須更常尋找新租戶或與租戶討論續約問題。」
受訪分析師指出,較受投資者歡迎的分層地契工業空間有位於芽籠的Space 21和兀蘭一帶的Foodfab@Mandai。辦公空間包括正在發展的巴耶利峇廣場(Paya Lebar Square)和靠近三個地鐵站的新達城(Suntec)。另外,市區一帶的店屋也受到許多投資者的青睞。
| 購買商用房地產 不能使用公積金
雖然商用和工業房地產有不少優勢,但商用房地產不能使用公積金購買。公積金儲蓄只能用來購買住房,而且必須遵循相關條例。
一般新加坡人買房子時都須動用部分公積金儲蓄,難以全額用現金和房貸支付。
此外,商用房地產的貸款利率也高於住宅貸款,因此要在沒有公積金儲蓄協助的情況下買商用房地產可謂難上加難。
另外,商用房地產的買家雖可免於繳付ABSD,卻要支付消費稅。購買住宅則不須支付消費稅。
作為一項投資,買家最關注的是收益。世邦魏理仕(CBRE)東南亞研究主管宋明蔚指出,商用空間租金收益率介於3%至6%,高於2%至3%的住宅租金收益率,可是若要出售,則會面對一些挑戰。
她說:「分層地契商用房地產交易額比住宅少,市場流動性不如住宅單位,在尋找買家或租戶時可能比住宅更加困難。」
黃秀瑩也指出,租金漲幅主要視租戶的生意額而定,要找到生意好的商用租戶較難。
| 經濟復甦將帶動商用房地產
持續超過兩年的全球冠病疫情衝擊零售業,辦公空間需求也因為許多人居家辦公而下降,但隨著經濟活動恢復以及抗疫措施持續放寬,受訪分析師都認為商用房地產市場展望有所改善,尤其是辦公空間。
據戴玉祥產業研究和諮詢總監藍振文觀察,貸款利率低和流動性充裕,以及租金預計復甦,帶動這方面的投資活動。儘管如此,投資者在購買前仍必須謹慎選擇。
「辦公空間依然符合當前的市場需求,但工作性質則根據企業和勞動力的情況而改變,尤其注重用於團隊合作和員工保健的空間。用戶對優質和綠色辦公空間的需求上漲。因此投資者應該考慮這類能增值或重新規劃的空間,以取得租金增長。」
宋明蔚認為,新加坡是重要的商業城市,辦公空間的租用率預計能在中長期內維持在高位,租金也會繼續增長。可是她也指出,雖然商用房地產是住房以外另一項具有增長潛能的投資,但交易量增幅不會顯著。
原因是這類資產的供應有限,而且售價在過去一年有所上漲。投資者若不熟悉商用房地產市場,也會讓他們裹足不前。
黃顯洋也持相同看法。他說工業和商用房地產的展望良好,投資者可能把目標轉到這些市場,但若從總交易量來看,住宅交易仍會占最大部分。
| 投資新手應做足功課才進場
在做任何投資之前,都應該了解市場情況,商用房地產投資金額不小,投資新手更應該做足功課才進場。
藍振文提醒投資者,辦公和零售空間市場剛開始復甦,租賃需求會根據經濟走勢而出現變化。此外,投資者也必須注意商用房地產的剩餘地契和填補地契的可能。
「了解相同房地產的市場競爭情況非常重要。屬於一個業主的房地產項目一般上會獲得較妥善管理,而且能吸引願意付高租金的租戶。投資者也要注意老舊房地產的維修費用。」
來自 / 聯合早報
文 / 李蕙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