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兩位孕婦因為公車、地鐵無法保證能坐到座位,每月花費高達$500元打grab上下班。
這個月早些時候,在地鐵上因為「優先座位」引發的爭吵再次把大家的關注點聚焦在了這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上,對於許多乘坐公共運輸的通勤者來說,這已經成為了一個常見焦慮源。
因為優先座位的問題在爭吵並不是新鮮事。
最近一篇CNA評論指出,這小小的塑料座位似乎引出了新加坡人最惡劣的一面。
面對這樣的情況真的很令人壓力山大,而在新加坡的兩位孕婦Z和G寧願多花錢,也要避免這樣的問題。
31歲的Z女士現在已經懷孕33周,而27歲的G女士懷孕了23周。
她們都告訴媒體,由於在尖峰時段公共運輸無法保證座位,她們避免在這個時間乘坐公共運輸。
因為公共運輸常常顛簸,她們都覺得全程站立很不安全。
所以她們選擇grab接送上下班。
每月在grab上花費近$500元
對於Z來說,從她在第二個孕期遇到一次顛簸的公車開始,這個習慣就養成了。那次公車人滿為患,沒有座位。
「我不想成為一個心高氣傲的人,所以我就站著,反正也就幾站」。
「但是突然公車猛然晃動,也覺得司機剎車很猛,幾次都差點摔倒。當然,這種情況並不會每次都發生,我只是不想再經歷這樣的事情。」
G也害怕在公車上摔倒。
她的一般日常通勤包括從家到地鐵站的短途公交車。儘管只是短途,但G覺得公車顛簸、常常突然剎車,這對於沒有座位的孕婦來說很不安全。
「我覺得我在拿我孩子的生命在冒險。「
「所以如果沒有座位,或者我看到很多人在排隊,我會換另一輛公車,我會選擇人少的,這樣我知道我有座位。」
但在尖峰時段,G會直接預定Grab。
將此看作是必要的開銷
Z和G每周在Grab車上的花費約為$120至$140元,一個月至少$480元。
儘管她們認為這是合理的開銷,但每個月近$500元的開銷還是讓她們心疼。
為了減少支出,Z開始在Gojek、Grab、Tada等不同的叫車app上查看費用 比較價格。還註冊了一些信用卡,這些卡在乘坐專車時可以給她更多的現金回饋和折扣。
但她們都把這視為必要的開銷,就像買那些能夠緩解孕期困擾的物品一樣。覺得這有助於我調理自己的情緒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