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速食愛情的時代,討論工資似乎已不再是「禁忌話題」。(iStock)
作者 王震宇
「你一個月賺多少錢?」
這個敏感的問題除了超級八卦的親戚會逢年過節很不合時宜地突襲之外,最有可能就是在應徵時被面試官詢及。
然而,如今在交友應用普及的「速食愛情」時代,這也是約會中,不時會浮現的問題。
談情說愛的男女,現在似乎更傾向於能在初識彼此時,就開誠布公地也「談錢」。(莫非想確認是否門當戶對?)
一項由交友應用Coffee Meets Bagel(簡稱CMB)和投資平台Syfe聯合展開的調查,給出了以下讓人意想不到的結論:
三分之一的受訪者願意在五次約會以內,就告知或與對方討論薪資。
一共1363人接受了這項調查。
受訪者須回答的問題,基本上結合了愛情觀與金錢觀。當中包括在開啟一段長久的戀愛關係時,在事業及收入方面對另一半有什麼樣的要求。

三分之二受訪者表示,在第一次約會時就提及金錢課題令人反感。(聯合早報示意圖)
調查並未揭露各年齡層有多少人受訪,但在某些問題上看得出,不同年齡層的受訪者給予的回饋,確實存在差異。
如果說約會像是一場賭博,那談論金錢課題就是揭開了底牌。該調查發現,較年輕的受訪者都不介意提早掀開這張底牌:
儘管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在第一次約會時就提及金錢課題令人反感,但屬於35歲以下的男女只有40%這麼認為,35歲以上者則有58%有同感。
這意味著,隨著年紀增長,約會場合中談及工資或與金錢相關的課題的時間點也會隨之延遲。
為何年紀越大,儲蓄習慣和每月工資等就成了「難以啟齒」的秘密?
對此,紅螞蟻的小夥伴給出一個合理解釋:
若是年輕男女,又都剛步入社會,彼此的起薪應該不會相去甚遠。
反倒是年紀較大的男女,有多年工作經驗,甚至已升職加薪幾次,要早早透露自己賺多少不免心有芥蒂,甚至不方便這麼做。所以一般都會選擇等到真正「認定」彼此,或能舒服地交往有意談婚論嫁後,才會「公布答案」。

年輕一輩更願意較早在約會時談論金錢觀。(海峽時報)
新加坡管理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李品正則認為,年輕一輩之所以更願意較早談論金錢議題,並把它視為是否繼續交往的條件,是因為科技的緣故。
他告訴《今日報》:
「科技加快了我們獲取信息的速度,也增加了人們生活中一切事物的選項,包括約會交往。因此,對於重要的問題,人們不覺得有耐心等候答案的必要。」
言下之意就是,即使對方不說,約會中的男女也可上網找到某工作領域的「市場價格」,推測對方的薪資。如果對方的「薪情」不符合個人要求,也能及早說bye,探尋下一個目標。
在現代男女關係中,金錢議題不再是談不談的問題,更關鍵的是何時才適合談論。調查結果顯示: 44%受訪者認為,在正式交往之前,詢問對方的收入是適當的。
約會時沒問要不要「AA制」就會大扣分?

調查顯示,60%受訪男女認為,約會飯局不一定每次都得由男生付帳。(海峽時報)
就像調查中所揭露的,談錢也要看場合,不能隨隨便便就脫口而出,或試圖想向對方探聽風聲。
若不要這麼快就單刀直入,從約會中的蛛絲馬跡,會否也能作為評斷對方性格的標準?
其中一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約會誰買單?
調查揭露的答案是:未必一定都得是男生請客!
紅螞蟻和友人談論過這個問題,得出的結論是,至少在前幾次約會時,必須由男方買單。
不過,根據調查結果,60%的受訪男女認為,不一定每次都必須由男生付帳。
70%受訪者也說,帳單不需要平均分擔。
有趣的是,如果主動付了帳後,對方沒有詢問要不要「AA制」,51%的受訪女性會被冒犯,而24%的男性遇到相同情況也會感到不悅。
約會貼士:循序漸進+思想開明

約會中的男女。(路透社)
只能說約會的學問可真多啊。
是不是你買單不打緊,但別忘了一定要「意思意思」問一下飯錢多少,避免讓對方誤會/認定你沒有擔當,留下不好的印象。
談錢會不會傷感情相當主觀,誰也未必說得准。但專家的貼士是:避免操之過急,與此同時也要確保自己思維開通。
CMB聯合創辦人Dawoon Kang就指出,約會中交談時不要急著「打破砂鍋問到底」。
「不需要從認識的第一天起,就要知道對方對於金錢方面的每一項看法……相處久了你自然就會找到你所要的答案。」
她也說,在開啟這類與金錢相關的話題時,應該秉持不偽裝且開明的態度,這樣一來,另一半也會比較願意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