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加坡、日本、泰國、香港、澳門出入境又出了新規,一起來看下吧。

新加允許未完全接種疫苗旅客免隔離,只需出發2日前完成檢測
新加坡8月24日宣布, 自8月28日深夜11時59分起 ,未完全接種疫苗的旅客在出發前往新加坡的前2日,只需完成新冠病毒檢測及取得陰性結果,便不同再於新加坡進行為期7天的隔離。
此外,所有未完成接種的13歲及以上長期證件持有者和短期訪客,入境前也不再須要先獲得入境批准。接下來,未完成接種的旅客不必履行居家通知,意味著他們也不必接受結束居家隔離前的核酸檢測(PCR)。這些旅客的行前檢測可以是核酸檢測,也可以是由專人進行的抗原快速檢測(ART),或是在指定ART供應商的監督下,自行完成的ART檢測。根據新加坡衛生部文告,未完成接種的短期訪客仍須購買新冠旅遊保險,為他們在新加坡期間提供新冠相關保障。
日本考慮放鬆入境限制,每日入境旅客數量將提升至5萬人次
日本計劃從9月起,將每日入境旅客數量限制從2萬人次提升至5萬人次。日本還考慮逐步放鬆檢測限制,例如不再要求已經完成疫苗接種的旅客進行檢測。目前,入境日本的旅客需要提供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日本國家旅遊局數據顯示,該國7月份接待的國際旅客數量為14.45萬人次,同比增長2.8倍,但仍不足2019年同期的5%。
日本從當地時間2022年6月10日起,重新啟動了因新冠疫情入境對策而停止的外國遊客入境手續,恢復接納來自美國、韓國、中國等98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國遊客。這是日本時隔2年零2個月正式接納以觀光為目的的入境旅客。來自98個低風險國家和地區的旅客入境日本時無需進行新冠檢測和隔離。不過,相關旅客必須通過旅遊公司辦理入境手續。此外,日本從6月起,單日允許入境人數上限擴大到2萬人,包括觀光旅客,並要求所有入境人員遵守戴口罩等防疫對策。
泰國10月起將延長外國遊客在泰逗留期限
自2022年10月1日起至明年3月31日,延長免簽和落地簽遊客在泰逗留期限,以幫助深受疫情影響的旅遊業復甦和發展。免簽證遊客在泰逗留期限將由原來的不超過30天延長至不超過45天;落地簽遊客的逗留期限將由原來的15天延長至30天。今年以來,入境泰國的外國遊客已近400萬人次,為泰國帶來約49.3億美元的旅遊收入。
香港放開入境管控,7月旅客同比大增4.5倍
近期,香港多次放寬入境管控措施,訪港旅客數字持續上升。香港旅遊發展局公布,2022年7月初步訪港旅客人數逾4.8萬人次,月度環比上升16%,與2021年同期相比更是大增4.5倍,本地與旅遊相關行業的失業率亦明顯下跌。港府從5月初開始容許非香港居民從海外入境,7月初取消了航班熔斷機制,8月12日起入境檢疫調整為3天酒店檢疫加上4日醫學健康監測。旅發局表示,政府調整海外或台灣抵港人士的酒店檢疫及醫學監察安排,是邁向全面恢復跨境旅遊的不錯的開始,尤其可以惠及商務、探親及回港的旅客,吸引他們儘快重返香港。
澳門恢復免隔離赴珠,珠海多口岸迎客流"高峰"
澳門特區旅遊局公布,隨著澳門疫情防控進入穩定期,經珠澳聯防聯控機制協商一致,2022年8月3日起,自澳門出境前往珠海之人員須持24小時內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經珠澳口岸入境澳門的人士,須持48小時內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維持不變。
截至8月4日18時,該政策實施後的首日,青茂口岸驗放出入境旅客13.8萬人次,刷新青茂口岸開通以來的客流量紀錄。港珠澳大橋邊檢站共驗放出入境旅客1.4萬人次,出入境小客車近4000輛次,口岸通關暢順,秩序井然。
另外,經與澳方協商一致,為配合拱北口岸舊旅檢大廳封閉進行消防改造,自2022年8月5日6時起,在拱北口岸、青茂口岸實施限次分流措施:珠澳通關人員(旅行團除外)每日限進、出拱北口岸(不含客、貨車通道)和青茂口岸通關場所各1次;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珠澳通道、橫琴口岸、灣仔口岸通關場所不限進出次數。旅行團指定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珠澳通道或橫琴口岸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