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7月27日早上,許多人到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晨運。為防止冠病疫情擴散,到公園消閒和運動的訪客得遵守戴口罩、安全距離等措施。(聯合早報)
作者 侯佩瑜
盛港集選區議員林志蔚日前在面簿上發貼文建議,有鑒於病毒在戶外的傳播率遠低於室內,希望當局能根據冠病最新醫學研究,調整現有的防疫措施,允許公眾在戶外時選擇是否戴口罩。
他的建議引起公眾對這個課題的關注。畢竟在天氣悶熱的新加坡,戴了口罩兩年的我們,著實有點厭倦口罩,更何況我國有超過80%民眾已經接種了疫苗。


林志蔚在文里肯定戴口罩在抗疫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他指出:
「我國炎熱和潮濕的天氣里,一直戴著口罩會令人窒息,尤其是那些需要在戶外工作的清潔工和園丁,他們無法以「鍛鍊身體」作為摘下口罩的藉口。」
他認為,應該放寬在戶外戴口罩的條例,除非有很多人密切接觸的地方,如巴剎和其他擁擠的空間。隨著我國把冠病當成地方性流行病,當局應該把防疫措施專注在室內的空氣品質。
不過,當局的回覆是:
目前實施的口罩令仍然是必要的,而且將是最後移除的規定。
據《海峽時報》報道,本地傳染病專家認為,現在放寬戴口罩措施,言之過早。

(海峽時報)
國家傳染病中心傳染病研究培訓與教育部主任賴建文副教授指出,我國還有8萬名年齡在60歲以上的年長者還未接種,而且每天新增病例還在不斷增長,需要氧氣或住進加護病房病例、以及死亡人數也仍在增加,現在不是放鬆防疫措施的時候。
「當我們很肯定冠病對我國醫療系統的影響已經變得很小時,政府可能會放寬在戶外佩戴口罩的規定。」
賴建文教授也擔心,放寬戶外口罩要求,可能會讓公眾「鬆懈」戴口罩身為習慣,以致於有時走進室內也忘了戴上口罩。
步入后冠病時代的歐美國家已允許民眾在戶外無須戴口罩

美國4月底曾允許已接種疫苗者無需在戶外戴口罩。(法新社)
不少歐美國家認為,冠病戶外傳播的風險較低,在當地疫苗接種率提高後,就相繼取消了戶外強制戴口罩的規定。
有580萬人口的丹麥,73%已完成疫苗接種,當中96%年齡在65歲以上。從9月1日起,丹麥絕大部分的防疫措施都取消了,全國目前幾乎已無人戴口罩(無論室內或室外)。
德國今年6月起也取消戶外強制戴口罩的規定。但當地人民依然非常「自動」,一進入室內,即使沒有安全距離大使,每個人還是會自動戴上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但也有歐美國家,因為取消了戶外戴口罩令,近日疫情惡化後又重新實施了這項規定。 法國就是其中一個例子。6月取消強制戴口罩,但上個月當地疫情惡化,30個省份又重新實施戶外戴口罩規定。
美國4月底讓已接種疫苗者無需在戶外戴口罩。然而在上個月,德爾塔毒株導致病例激增後,俄勒岡等州才又重新實施了這一規定。
新加坡作為全球人口密度排名第二高的國家,寬敞的空間不如上述歐美國家那麼充裕,很難效仿它們的做法。

戶外運動可以免戴口罩。(聯合晚報)
《紐約時報》日前也刊登了一篇題為《如果我周圍的人都沒戴口罩,我戴口罩能保護自己嗎?》的文章總結說,有戴口罩一定比沒戴口罩的防護力好,當然這取決於口罩的材料、是否有正確佩戴以及所處地區的感染率。
幾乎所有研究都證明一點:戴口罩可以減少暴露於,冠病病毒顆粒以及他人咳嗽釋出的飛沫。 實驗室研究也顯示,像N95、KN95或KF94這類高質量醫用口罩的防護效果最好。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馬爾博士指出, 雖然接種疫苗是預防冠病的最佳保護措施,但在不知道其他人的疫苗接種情況時,即使是接種過疫苗的人,也應避免在室內聚集並且避開人多的地方。
馬爾博士還建議說, 德爾塔病毒比其他變種毒株具有更強的傳染性,因此在無法保持距離或在戶外看到周圍有人沒戴口罩時,自己最好戴上高質量的口罩。
無論是本地傳染病專家,還是外國的專家,似乎都一致表示,若給他們選擇,他們一定會繼續戴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