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電動渡輪有200個座位,繁忙時段會以21節(約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航行,從新加坡到毛廣島約12分鐘。(聯合早報圖)
(新加坡訊)新加坡首艘全電動渡輪下月投入運作,8月再添兩艘,到時每天共可接載約3000名在毛廣島(Pulau Bukom)蜆殼能源與化工園工作的人員。
《聯合早報》報道,採用全電動渡輪可減少碳排放量,是新加坡海事業朝減排目標前進的一個嘗試,有助該國實現在2050年達到凈零排放的目標。
首艘全電動渡輪由蜆殼集團(Shell)和新加坡造船廠企鵝國際(Penguin International)合作建造,於昨日在毛廣島上的新加坡蜆殼能源與化工園舉行揭幕儀式。當各有200個座位的3艘全電動渡輪都啟用後,每日可接載3000名工作人員往返新加坡與蜆殼能源與化工園,預計每年乘客量為180萬人次。
整個合作項目叫Electric Dream。3艘電動渡輪每年可減少6258公噸碳排放量,相等於從新加坡開車到泰國曼谷超過1萬8000次所釋放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每年還可節省1952公噸的燃料。這款渡輪也不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或微細顆粒,可有效降低環境污染。
新加坡交通部長易華仁主持揭幕時說,蜆殼再次在新加坡去碳化進程中達到重要里程碑,全電動渡輪的推出可說是該國海事業朝減排目標前進的一個探路嘗試。
海事及港務管理局還將與蜆殼合作,探討如何擴大能源與化工園的充電基礎設施,讓更多電動船舶使用者受益。
雙方星期一簽署了為期5年的諒解備忘錄,準備進行多項合作,包括研發電動港口船的充電基礎設施、展開低碳及零碳燃料的研發,並為船員提供有關培訓,學習如何處理、操作和維護使用這種較環保的船舶。
新加坡政府今年3月宣布,為了配合在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願景,從2030年起,在該國港口運營的新港口船舶須完全電動化,可用生物柴油B100或氫氣等凈零排放燃料來驅動。
前天揭幕的全電動渡輪在繁忙時段會以21節(約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航行,從新加坡到毛廣島約12分鐘,往返一趟消耗約30%的電量。
渡輪停泊毛廣島時,可通過碼頭的快速充電器充電,充電6分鐘便足以完成一趟往返航程。在非尖峰時段,它可使用慢速充電器,5個小時內可將電量用盡的電池再充滿。渡輪使用的鋰電池預期壽命約為7年。兩家合作公司都沒透露渡輪的建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