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古談今」在介紹世界各地的老年節時,曾經提到了美國的祖父母節。其實除了美國之外,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及地區也有「祖父母節」。在美國是9月第1個星期日,新加坡是在11月的第4個星期日,葡萄牙是每年的7月26日。
美國祖父母節
美國祖父母節源自1978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簽署了一項法案,將每年的9月份美國勞動節後的第一個星期天,定為美國的祖父祖母節,這天全美各地都要舉辦敬老活動,實際上也成為美國的敬老節日。
波蘭祖父母節
波蘭祖父祖母節(GrandParents’s Day)其實是兩個節日,祖母節為1月21日,祖父節為1月22日,它是波蘭的公共假日,在每年的1月21日、22日,幼兒園和小學的小朋友就會把他們的祝福送給祖母祖父,同時這二天父母親也通常會把小孩交給祖父母來照顧。波蘭在30年前就開始慶祝這個節日,但是具體的日期和來歷已經很難查證。
新加坡祖父母節
新加坡選在每一年11月份的第4個禮拜天為國定祖父母節,除了在節日當天舉辦各種慶祝活動外,相關慶祝活動前後持續一個禮拜,許多商家在這個禮拜都會為祖父母們推出優惠折扣及老年人特別方案。
葡萄牙祖父母節
葡萄牙從2003年起把7月26日定為祖父母日,國民這一天要儘量與祖父母在一起,發揚敬老愛老的優良風氣。

葡萄牙祖父母節
中國台灣地區祖父母節
我國的台灣有父親節、母親節,紀念辛苦的父母,但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祖父母也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為鼓勵年輕人更樂於接近長者,分享他們的生命經驗及人生智慧,提倡敬老尊賢品德,台灣「教育部」2010年首度發起「祖父母節」活動,隔年起將每年8月第4個星期日定為「祖父母節」。從學校教育角度出發,倡導祖父母與子女、孫子女全家團聚,分享暑期生活點滴,準備迎接新學期新希望的到來,並鼓勵讓祖父母、父母陪伴孫子女一起上下學。「祖父母節」對象不僅是「內祖父母」,也包括「外祖父母」,或敬若為祖父母的長者。

台灣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副教授李藹慈發表的「2010跨世代間互動關係」調查指出,80%祖父母能完全說出孫子女的名字,但只有36.7%的孫子女能完全說出祖父母的名字,10.3%孫子女則完全不知道祖父母的名字。調查中顯示,近4成的祖父母完全記得孫子女的生日,但僅有5.8%的孫子女完全記得祖父母的生日,且超過6成的孫子女完全不記得祖父母生日。台灣「教育部」因此發起「祖父母節」,希望能喚起晚輩對長者的重視。
而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一項調查發現,雖然年輕人有意識認為應多與祖父母相處,但卻欠缺主動和實際行動。當中,78%表示應多抽時間陪伴他們,但有85%稱不會與他們同住,逾70%更不會主動約會或致電給他們。
(齊魯晚報記者 康鵬整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