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營居家生意的新加坡組屋居民所提供的服務,從維修自行車到配眼鏡都有。(紅螞蟻製圖)
作者 許耀泉
組屋居民在家經營小生意,相信大家偶有所聞。較常見的是烘焙生意,在剛過去的中秋節,你可能吃到某位糕點師傅在家親手烘製的月餅。
但這類業者還只是利用組屋製作糕點等產品,顧客即使上門也頂多也是付款取貨。最近,無論是在媒體報道或是日常生活中,紅螞蟻發現組屋區里的居家生意越來越多樣,一些業者還在家門口迎接顧客,甚至將顧客請進門。
無論是自行車爆胎、還是近視加深了,現在除了組屋區的鄰里商店,還可以搭一趟電梯上樓,讓在家的業者為你解決問題。
網球教練為你的球拍穿線

要找人給你的網球拍穿線嗎?這裡有人能幫你。(聯合早報)
一些網球拍製造商為了讓網球愛好者根據自己的技術特點和打法,選擇不同材質、粗細的球線,因此售賣沒有事先穿線的球拍。
但蟻粉從以上的描述也能猜到這一類網球愛好者是有一定的技術基礎和經驗,才知道哪一種球線適合自己,萬一是像紅螞蟻這樣的網球小白,既不會穿線,又不知道該用哪種球線,怎麼辦?
位於女皇鎮一帶馬格烈通道的組屋裡,就有一家名為SG Stringers的小企業為你提供穿線服務。
據網民在谷歌上的留言,穿線服務主要由名為Bernard的網球教練提供。顧客跟他聯繫上後,只需將球拍放在他家門外以網球名宿命名的任何一個鎖櫃里,他穿好線後就會通知你前來取回球拍。
根據Bernard網店上的說明,他除了提供穿線服務,也售賣其他網球相關產品。
「打道回府」的眼鏡店
蔡厝港德惠巷的麗晶眼鏡商,1997年成立至今已經營了27年,目前卻坐落在一間四房式組屋裡。
老闆傅秋吉三年前被原業主告知無法續約後,一度曾打算結業,但在德惠一帶營業多年後,也跟顧客建立起深厚的情誼,於是決定將器材全部搬回家,在家裡的一間空房繼續營業。

麗晶眼鏡商的老闆傅秋吉在蔡厝港德惠區營業27年,不舍老顧客,被原業主要求搬出店鋪後在家做起生意。(聯合早報)
店鋪一向依靠口口相傳的方式宣傳,傅秋吉也從未考慮打廣告。
這或許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生意,但從傅秋吉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所說的話,看得出她從經營眼鏡店所得到的,已經遠超過生意上的利潤:
「(把生意搬回家做後),樓上樓下的鄰居都是我的顧客,他們無須出遠門,我的工作時間也更靈活。」
前總統大選候選人找他換車胎
騎自行車是運動,也是出行的方式,在新加坡相當受歡迎。
問題是,提供自行車維修服務的商店不多,騎士若遇上爆胎或其他故障,未必能就近送修。
但如果你在盛港西一帶的話,就可以到當地其中一座組屋的20樓,找景福腳踏車修理服務的蔡景福師傅替你修理。
前總統大選候選人陳欽亮近日就在臉書上貼文表示自己通過谷歌地圖找到這個業者,並透露他已經取得建屋局的許可,在家經營自行車維修生意。

陳欽亮在貼文中透露,景福腳踏車修理服務更換車胎的費用,只需十元新幣。(取自陳欽亮臉書)
有趣的是,替蔡景福賣掉舊家,買下這間盛港單位的房屋經紀,也在陳欽亮上的臉書留言,指出蔡景福為了做生意,特地要求購買角頭單位,避免影響鄰居。

經營居家生意不得對鄰居造成不便
蔡景福既然獲得建屋局批准經營生意,相信必定對當局的條例了如指掌,不然也不會向房屋經紀指明要購買角頭單位了。
向建屋局申請經營居家生意的住戶必須遵守以下條例:
有關業務必須由屋主、租戶和合法住戶經營,租戶必須先獲得屋主的同意。第三方和非住戶都不能在單位內工作;
業者不准招徠生意或在屋外展示廣告和招牌,也不准引來外來人流與交通;
從事的業務不能對鄰里以及生活環境造成影響,例如製造雜音、煙霧、氣味和灰塵等。
屋內不得使用非家庭使用的重型設備或器具,也不能將組屋單位作為大規模的儲存空間,或頻繁起卸貨物,特別是大件物品,或使用單位作為配送中心。
建屋局允許住戶經營居家生意,也有兩個前提:
該組屋單位的主要用途,必須是用來居住;
商業活動不能對鄰居造成不便,否則就必須停止經營或搬遷到其他處所,如商業單位內繼續營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