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馬來西亞一處警察局被一名蒙面男子襲擊,造成2名警員死亡、1名警員受傷。
馬來西亞警方已逮捕5人、扣押2人,其中1人是新加坡籍!

(圖源:馬來西亞皇家警察instagram)
馬來西亞警方透露,5月17日凌晨2時45分左右,21歲馬來男子拉丁(Radin)蒙著面,手持巴冷刀,闖入柔佛州烏魯地南(Ulu Tiram)警局。他砍死一名當班警察,搶走他的配槍,隨後開槍打死另一名警察。
這時,一名警察開槍,與拉丁交火。拉丁當場被擊斃,但那名警察也中了嚴重槍傷。所幸送院之後,傷勢穩定。
殉職的兩名警察,一人22歲,另一人24歲。
深夜深入失火機房,30歲消防上尉不幸殉職

(圖源:谷歌地圖)
之後,警方隨後搜查拉丁的住所,拘留了他的五名家人,年齡介於19歲至62歲,其中一人是他父親。
另外,還有兩人被警方扣留,協助調查,1人為22歲男性,1人為21歲女性,都是在籍大學生;其中一人是新加坡籍!
據悉,在案發時,這兩人在現場對兩年前的一宗案件報警。馬來西亞警方認為,此舉不合邏輯,大有嫌疑,有可能是故意轉移警察注意,配合拉丁出手。因此兩人被捕。
案件還在調查中。
目前透露的案發經過如下:
凌晨0230時,22歲男大學生和21歲女大學生到警局報案,說的是一宗發生在兩年前的事。
五分鐘後,0235時,嫌疑人乘坐摩托車來到警局,逕自走進警局內部;一名警察即刻跟上去,卻被他砍倒,奪了配槍。另外兩名警察趕到,與嫌疑人交火。
二十分鐘後,0254am,其中一名警察臉部中槍,當場死亡;另一名警察也被子彈擊中,但他還擊,射中嫌疑人,把他當場擊斃。

案發之後,馬來西亞警方懷疑襲擊者為恐怖主義極端組織「JI 伊斯蘭祈禱團」的成員。該組織在柔佛有大約有20名活躍成員。馬來西亞安全部門已開始追查這些人。
「JI 伊斯蘭祈禱團」曾在2002年策劃峇厘島爆炸案,造成200多人死亡。JI也與「基地組織」有關。「基地組織」策劃了美國「九一一」事件。
東南亞本來就是恐怖主義分子的溫床,時不時就出現恐怖襲擊事件。柔佛警局被襲的消息一出,新加坡馬上大為緊張,嚴陣以待。

畢竟,馬來西亞柔佛跟新加坡只是一水之隔,此處關卡是全球最繁忙的國際陸路關卡,每天往返兩地的就有40多萬人。柔佛有什麼風吹草動,總是牽扯著新加坡的敏感神經,尤其本案還有新加坡人涉案。
不過,馬來西亞內政部長今天說,警方已調查了46人,本案初步調查顯示,拉丁應該是「獨狼」作案,可能與恐怖主義無關。
柔佛州警察總長指出,原本所有警局24小時開放,讓民眾可以及時報警,不過,本案發生之後,警局的大門將從晚上10點開始關閉。

(圖源:新加坡警察部隊官網)
大家還記得嗎?5月9日,新加坡樟宜機場28歲輔警下班之後沒有把手槍交還,而是換了便裝,攜帶手槍和10枚子彈,到鬧市漫無目的遊走。警方暗中出動警力百多人,深夜在Bugis+商場將他逮捕。
是不是想想都有後怕?
新加坡舉行大規模反恐演習
就在前不久,新加坡緊急出動軍警、消防、ICA等600多人,舉行大規模反恐演習。
【5月25日有電影招待會,歡迎在文末掃碼報名】





(以上圖源:新加坡警察部隊、國防部)
新加坡全島驚現大批荷槍軍警,氣氛凝重
大士、兀蘭關卡被衝擊!多處商場被不明人員滲透!
新加坡全島多處地鐵站、商場同時被襲,聞所未聞!
完全是個密謀已久的恐怖大網,根本是美國911的翻版。
在這場演習中,新加坡有關當局模擬了在高度嚴峻的安保威脅環境下,新加坡全島各處同時受到恐怖襲擊,甚至在度假勝地聖淘沙出現群死群傷恐襲場面。
如果熟悉新加坡的朋友,就肯定記得李顯龍不止一次說過,新加坡發生恐襲,不是「會不會發生」的問題,而是「何時發生」的問題。

(新加坡發生恐襲只是時間問題。圖源:Sg Secure)
有人問,恐襲真的這麼可怕嗎?發生大火,或是大車禍,死幾個人傷十幾二十人,死傷不跟恐襲差不多嗎?
恐襲的後果,可不是死傷多少人這麼簡單。
首先,傷亡和物理破壞只是恐襲的其中一個目的,甚至只是手段。
更主要的,恐襲是要製造恐懼和慌亂,打擊人們的士氣,加劇不同社群的矛盾以致撕裂社會,擾亂經濟和社會的正常運作。
通過以上這些,迫使社會做出政治改變,這才是實施恐襲者的終極目的。

(1969年新加坡種族暴動。圖源:NAS)
新加坡到底在怕什麼?
新加坡最怕的,就是和諧社會遭到破壞,不同種族之間開始猜忌甚至敵對,安全和穩定沒有保障,外商不敢投資,國人開始外潤,經濟陷入泥沼,人們對未來感到沒有希望,國家從此一蹶不振。
一幅末日景象。
不久前,就在五一當天,總理李顯龍就說,新加坡的優勢是社會團結一致,充滿凝聚力,所有國人有充分的發展機會,經濟洋溢著希望和活力,具有包容性,如果新加坡「變得普通、平庸,我們就已經會有大麻煩」。
李顯龍從政40年最後一次重要演講:新加坡成功是因為制度優秀
新加坡「從小」就缺乏安全感
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
如果把殖民地時期比喻為胚胎,把建國初期比喻為初生嬰兒,可以說,新加坡「從小」就缺乏安全感。
別的且不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駐防新加坡的英軍成建制投降,邱吉爾稱之為「英國歷史上最慘的災難和最大的投降」。

日本大間諜收買印度士兵
此事留給新加坡人的震撼和教訓很深刻。自己的安全,不能靠別人。
說到安全,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軍隊。
1955年,新加坡實行「林德憲制」,開始部分自治。1957年,建立第一步兵營;1962年,建立第二步兵營。兩個步兵營合計1000人。指揮官是馬來西亞籍的陸軍准將,名叫阿爾薩戈夫。
1965年,新加坡被迫從馬來西亞獨立出來時,名義上有海陸空三軍。但是,海軍只有三艘木船,其中一艘並不具備適海性,只能停在岸邊;空軍只有兩架飛機,而且是租來的螺旋槳訓練機;陸軍只有兩個步兵營,共1000人,其中700人是馬來西亞公民,只有300人是新加坡公民。

(新加坡第一屆國會開幕。圖源:NAS)
李光耀被迫住進總統府
李光耀回憶道,1965年12月新加坡第一屆國會開幕時,陸軍指揮官阿爾薩戈夫准將來見我,堅持要由他的機車警衛隊護送我到國會。我很驚訝,因為他表現得仿佛自己是新加坡軍隊的總司令,隨時準備接管這個國家。
在印尼對抗期間,應馬方要求,新加坡派第二步兵營到沙巴執行任務。第二步兵營出任務之後,新加坡的淡馬錫軍營空置,於是,馬來西亞調一個團進駐淡馬錫軍營。

1966年2月,在沙巴任務結束之後,馬方拒絕撤離淡馬錫軍營,建議第二步兵營調到馬來西亞。李光耀意識到,馬方這是要把自己的軍隊長期駐紮在新加坡,於是,不顧馬方反對,新加坡政府仍把第二步兵營調回新加坡。
由於淡馬錫軍營已有馬來西亞軍隊住宿,因此,第二步兵營只能在花拉公園搭營帳。由於花拉公園營地食宿條件不好,時任國防部長的吳慶瑞擔心阿爾薩戈夫准將藉機唆使第二步兵營病變,於是安排李光耀住進有警衛駐守的總統府,以防萬一。
一直到1967年11月,馬國軍隊才撤離新加坡。
此事給了新加坡政府極大的觸動。李光耀說,我們務必收回這兩個步兵營,確保它們忠於新加坡。
以色列秘密派來教官
同時,新加坡政府在1967年開始推行國民服役制度,所有18歲青年都要服兵役。
時任國防部長得吳慶瑞說:「重要的不是人口多少,而是軍隊的戰鬥力…… 徵兵五年之後,通過動員戰備軍人,我們可以派出一支15萬人的部隊,並使用上年紀的人和婦女負起非戰鬥任務,最終可以派出25萬人的軍隊,由具備戰鬥力的18至35歲人員組成。人數雖不多,他們朝氣蓬勃,受過良好教育,準備保家衛國,作戰能力是不容忽視的。」
若干年後,吳慶瑞退休之後,中國政府聘他為經濟顧問。這是後話。
為了建立軍隊,新加坡請求印度、埃及協助建立軍隊。但是,印度和埃及都不願意。
於是,李光耀開始秘密聯絡以色列。以色列答應了。
由於以色列在東南亞異常敏感,因此,當以色列教官到來時,新加坡把他們稱為「墨西哥人」,免得引發問題。
購入二手坦克和裝甲車
1969年6月,新加坡從以色列購入30輛二手的AMX-13輕型坦克,9月又購入42輛。同年,購入170輛V200四輪裝甲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