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已成立跨部門抗炎小組!一旦發現確診病例,衛生部、教育部、人力部、交通部將迅速行動

2020年01月24日   •   1萬次閱讀

在中國武漢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已有擴散的趨勢。各國因此提高警惕,紛紛加強防疫工作。

全球多個地方都有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個案,其中在泰國,受感染人數增至四人,最新一宗的患者是當地女性,是泰國首位當地人確診患上該疾病。當局指她曾經到過武漢。

應對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可能爆發,各國在口岸都加強檢疫。圖為哈薩克阿拉木圖機場人員檢查旅客體溫。(圖片來源:Reuters)

泰國媒體1月22日報道,當地衛生部門證實一名73歲的女子證實染病,她在2019年底曾經到過武漢,回國後感到不適,及後確認她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目前在佛統府( Nakhon Pathom)一間醫院內接受治療。

新加坡擴大檢疫對象

目前全個多個地方都宣布加強檢疫措施,新加坡衛生部21日決定,從22日開始,當局會在樟宜機場為乘客進行體溫檢測措施由原本只限於來自武漢,擴大至所有來自中國的航班。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表示,雖然新加坡還沒有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但我們必須做好準備,以便在傳出疫情時,能有效應對。

王瑞傑在社交網站Facebook貼文說,新加坡成立了跨部門工作小組,衛生部長顏金勇和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將共同帶領所有相關政府部門應對挑戰。小組今天召開第一次會議。

共十起疑似病例,七起已排除

截至22日下午4點,新加坡新增三起新冠病毒疑似病例。

衛生部表示,兩名年齡分別為3歲和4歲的中國籍男童以及一名78歲的本地女居民已經被送院接受隔離治療。目前三人的情況穩定。

衛生部22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向媒體彙報了最新的情況時指出,新加坡共有十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疑似病例,其中七起已經排除同新型冠狀病毒有關

衛生部也呼籲新加坡人,如果沒有必要,避免前往中國武漢市。衛生部也呼籲前往中國其他城市的新加坡人,密切留意衛生部網站的消息,同時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同動物、鳥類和家禽接觸,也不要食用未煮熟的肉類。

當局也呼籲新加坡人避免前往人多的場所,同時避免跟身體不適的人有近距離接觸。如果身體不適,應該佩戴口罩,並立刻求醫。

衛生部也提醒新加坡人在回國後,密切留意自身的健康情況兩個星期,一旦感到不適,立刻求醫,同時向醫生彙報出行記錄。

成立跨部門抗炎小組

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迅速演變,加上新加坡出入境人流量大,有境外引進病例是遲早的事,因此先做好準備。一旦發現確診病例,能迅速展開應對行動,包括進行追蹤和隔離措施。

儘管新加坡暫時未出現確診病例,衛生部宣布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與教育部、人力部、交通部等部門協作,更有效地協調抗炎工作。

小組將由衛生部長顏金勇和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聯合領導。

近950間私人家庭診所 除夕到初三期間開放看診

新加坡將近950個私人家庭診所在大年除夕到下星期一年初三期間將開放看診。

衛生部說,這些診所期間會在不同時間營業,公眾可上衛生部、護聯中心等網站查閱它們的資料和開放時間。

衛生部也表示,公眾如果在佳節期間身體不適,可到家庭診所或24小時診所求醫,只有遇到緊急和嚴重情況時,才前往醫院緊急部門。

教育部已制定措施 保障本地學府安全

新加坡教育部已經制定措施,保障本地中小學和大專學府學生和教職員的安全,當局會在必要時,啟動這些措施。

教育部長王乙康在社交網站Facebook貼文說,教育部正同衛生部和其他政府部門密切合作。

他呼籲新加坡人提高警惕,避免感染病毒,同時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並留意自身的健康情況。

家長也應該密切觀察孩子的健康情況,一旦孩子生病,應立即求醫,並確保孩子康復後,才回校上課。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要求幼兒園採取預防措施

新加坡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向學前教育中心和學生託管中心發出通知,要求他們採取預防措施,保障孩童和職員的安全。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發表文告說,幼兒培育署已經提醒所有幼兒園保持警惕,為學童進行檢查,並監督學童和職員的健康情況,同時鼓勵他們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包括經常洗手,尤其是在進食前、上廁所後或咳嗽和打噴嚏後。

當局也呼籲幼兒園每天至少一次清理玩具和公用物品,如果沒有必要,幼兒園工作人員應儘量推遲前往中國武漢的行程。

一旦幼童或工作人員出現不適,應該立即就醫。如果孩子生病,家長應該讓孩子留在家中,直到康復為止。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也同旗下的兒童和青少年收容所、福利院和殘障人士之家密切合作,確保院方採取有相關預防措施。

衛生部:本地口罩供應充足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斷擴散,衛生部說,本地的口罩供應量充足,公眾不必擔心缺貨的問題。

衛生部在22日召開的記者會上說,本地有足夠的口罩,而據當局了解,本地藥房已聯繫供應商引進更多口罩,以應付日後需求。

衛生部也說,本地目前沒有確診病例,在現階段,民眾使用普通醫用外科口罩已足夠,不需要用到N95型口罩。

當局也呼籲民眾,如果生病或感到身體不適就應該佩戴口罩,以免傳染別人。

中國《長江日報》在報道中引述一名醫生的話說,如果公眾去公共場所,只要不與病人接觸,使用醫用外科口罩就足夠了。不過,如果他們會接觸到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人,就要戴N95口罩。

有效的預防方法

病毒傳染途徑有機會透過飛沫或身體接觸傳染。

- 飛沫:例如患者打噴嚏、咳嗽、噴出口水等,近距離接觸有可能吸入病毒。

- 身體接觸:患者的尿液、唾液或排泄物糞便等,也可能受到病毒污染,身體接觸後有機會受到感染。

預防新冠病毒,保持個人衛生很重要,包括要勤洗手及防止飛沫接觸感染。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觸摸扶手或門把等公共設施後;或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如咳嗽或打噴嚏後。

- 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干手機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凈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 當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的地方,及儘早向醫生求診。

目前正處於冬春季傳染病高發季節,除了一般防護措施外,還應加強鍛鍊、有規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

同時,應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眾場合和人員密集地方,在公眾場合建議佩戴口罩。

此外,年假將至,外游時更應加強注意,做足防護措施:

- 避免接觸動物(包括野味)、禽鳥或其糞便。

- 避免到濕貨街市、活家禽市場或農場。

- 避免近距離接觸患者,特別是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的患者。

- 切勿進食野味及光顧有提供野味的食肆。

- 注意食物安全和衛生,避免進食或飲用生或未熟透的動物產品,包括奶類、蛋類和肉類,或食用可能被動物分泌物、排泄物(例如尿液)或產品污染的食物,除非已經煮熟、洗凈或妥為去皮。

外游期間後,若發現不適,特別是有發燒或咳嗽,應戴上外科口罩,立即通知酒店職員或旅遊領隊,並儘快求診。

至於若從外地返回後,若出現發燒或其他病徵,應立即求診,告訴醫生最近曾到訪的地方;並佩戴外科口罩,以防傳染他人。

WHO對冠狀病毒預防措施的指引

最後,小新再一次強調

保護自己和家人的關鍵要點:

少出門!

勤洗手!

戴口罩!

打噴嚏遮住口鼻!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892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7182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4617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446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長海岸線,但卻縮小領海,轉口貿易也會減少
2025年05月06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