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個知乎的貼子:
為什麼一個國家的戰機有幾百幾千架就算是非常多了?
底下的回答很精彩,看了之後我才知道: 曾經日不落的大英帝國現在只有119架戰鬥機。。。 一億兩千五百萬人的墨西哥陸軍居然沒有坦克,空軍只有兩架五六十年代的F5戰鬥機。。。
非洲某國從中國買了一架戰鬥機配四枚飛彈,是按照敵對國家空軍總數配的。。。
再看看新加坡的空軍: 40架F-15鷹式戰鬥機,60架F-16戰隼戰鬥機,未來計劃訂購4架F-35閃電II戰鬥機。最後這個F-35隻有4架是因為真的貴,一架1億美元以上。

其他的空軍裝備還有灣流G550,KC-130大力神,AH-64阿帕奇直升機,加在一起數量有300+。
只能說,有錢果然可以為所欲為。
當然,以新加坡的戰略縱深來說,再先進的裝備也沒辦法防禦住周邊這幾個穆斯林大國的,所以政府只能走了一條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國防道路:毒蝦+魚群+大魚。
剛剛獨立的時候,作為穆斯林世界裡唯一的華人國家,還是最弱小的一個,為了生存下去,李光耀選擇的是眾所皆知的「毒蝦戰略」。即在這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世界裡,新加坡應成為「能產生劇毒的小蝦」。就算被吃掉,也要給敵人來一次玉石俱焚,很悲壯的理念。
「魚群戰略」,新加坡國小人少,軍隊沒有實戰經驗,單靠自身力量難以確保國家安全,所以新加坡十分注重聯防自保,參加各種軍事聯盟。
而且新加坡太小了,很多軍事訓練沒法進行,比如飛機訓練,十分鐘不到就飛出邊境了,所以只能和世界各國廣泛合作。
森林作戰訓練基本在汶萊和泰國進行,炮兵訓練則在紐西蘭完成,空軍部隊大多在美國受訓。此外,法國,澳大利亞也有新加坡空軍訓練場地。
所謂「大魚戰略」,就是抱住一條大腿。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現在新加坡是由美軍罩著的。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就是美國在東南亞最大的海軍基地。
。。。。。。
新加坡是一個小國,是不能套用中國的大國思維的,也是註定沒有能力主導世界潮流的。能保證小小坡島上的人民安居樂業,過上現在這樣富裕的生活,已經足以令世界尊重了。
